康熙打断了胤礽说的话,他也想要做一个耐心的好父亲,奈何若不将他打断,他滔滔不绝,恐怕会叨叨到明天早上。
“诚然,在朝政上仍有内忧与外患,可那些每朝每代都会有的问题,有朕与朝臣们解决。朕带你接触这些,是为了让你能够居安思危,懂得上进。如今看来是适得其反,反而将你给吓唬住了?”
胤礽反问道:“可是大清海禁了许久,都不与人交流,不交流如何进步?”
“大清设海禁是什么原因,你参政这么久应该也知道了,”康熙道:“设海禁,于大清而言损失最小,回报最大。”
“可是,沙皇俄国屡次侵扰大清国土,他们占走了尼布楚,又从尼布楚贪婪地东进,占走了雅克萨城,接着又度过龙兴江,他们不惧怕大清。”
“所以这一次要给他们威慑。”
“你不能总是看到忧虑的一面,你也要看看大清的强大之处,这些强大之处足以将忧患给抹平,只是需要人去做,需要时间罢了。朕这次东巡带你来开眼界,参与围猎,乘坐战船,考察沿途治下,你也都看见了。”
帝王说话时,还挺有自豪感,自十四岁亲政至今十五载,日夜勤奋不缀治理这大清江山,如今大清的情况可比十五年前好太多了。
胤礽将日记本放在自己腿上,听康熙回忆往昔,一点一点地梳理自己亲政以来遇上的种种困难,他又是如何解决困难的。有对比才有伤害,原来十五年前汗阿玛过的比现在还要惨。
“汗阿玛,户部的钱还够吗?修路是不是需要许多钱?”
康熙卡了壳,无奈道:“国库之财当然是够的,战事最为耗财,如今朕既然下达决定要与沙皇俄国交战,那就不会在准备上出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