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民间的印书坊也有不少,就是都是私营性质,没有进行统一管理。

胤礽此前提出来管理天下书籍,给书籍出版编号一事被丢给了礼部来做。

自从唐宋以来,官府管理书籍的是秘书监及馆阁,但是印刷发行又归礼部来管,朝会上为了这事儿开吵起来过。

秘书监及馆阁说他们只负责收藏官府藏书,而印刷刊印发行朝廷书籍是礼部的事儿。

礼部又说他们只管过刊印发行,从没管过天下书籍,这事儿应该是秘书监与馆阁之事。

最终还是康熙拍板决定,此事交给礼部来管,因为秘书监及馆阁里养的全都是清闲官职,用来安置名士大儒,拉拢汉臣用的。相比起来,还是礼部更能干一些。

于是礼部新成立的管理书籍部门,就给安置在了仪制清吏司,为此还特意开辟出来了一块地方,放置各地书籍,进行审核,现编编号。

这样庞大的工程,光审核那些私人出书就快眼睛都审瞎了。

从京城到地方,各地层层往下审核,将全国的书籍授予编号,进行管理,这些庞大的工程,恐怕近些年都做不完。

薩海道:“皇上下令,之前有的书籍加快审核,没有出版编号的不得继续刊印,还未刊印发行的书籍,日后都需要递于各地新成立的广书司进行审核,最终由广总书司批准授予编号。”

说这些的时候,薩海深深叹气:“刚开始收到这些活的时候,礼部官吏们都叫苦连篇。”

胤礽感觉到后背毛毛的,尤其是看到这群官吏们被书海给淹没,心虚地想摸自己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