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增开特别科,给更多专业性人才中进士的机会。
第二步,逐步递减八股取士的在考分中所占据的比例,让它成为其中一科考试,从而减少八股取士的影响,为最终废除八股做准备。
第三步,则是彻底废除八股取士,改革科举。
为什么考试只能用在选拔官员上?
怎么人人的上升目标都成了做官呢?
各行各业,哪一个不需要考试去选拔出精英之人啊?
在胤礽的理想中,大清未来的学校将遍地开花,将科举融合于学校,从而在学校之中进行人才甄选,最终设立各行各业的“门槛”,这才是符合正确国情需要,能够为全国各行各业推送对应人才的办法。
当然,这理想也是小美呈现并教授给胤礽看到的。
在小美的资料中,健康有序发展的人才培养与选拔被称呼为“中考”与“高考”。
选拔出来后就不是直接做官,而是进入这些人才的各自领域,发挥他们所长,却也不是死板限制,只要学子愿意花心思去学,成绩够好,自然能够考取到这些行业的“资格证”。
这样一套理想中的运作体系,胤礽也就看看。
就像是孔子在战国时向往“大同之世”,胤礽也向往着一个如小美诉说中的国家,只是向往,而不会将它代入现实。因为自古以来阶级分明的实际情况注定了小美所说的内容成为如同孔子设想“大同之世”那样的“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