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数学书让朱之弼充分认识到了以汉文计算的繁琐之处,为了看懂那四本书,他将小学数学最基础的页“阿拉伯数字”给看了个遍,将曾经见过、听说过,却没有重视起来的“阿拉伯数字”给背熟在心。
尝试着用它们去解题,去数学,熟能生巧,渐渐的他也就能够用熟了。
体会到了这种计算方式的便利,朱之弼忙上奏康熙,请示帝王:臣以为,此数字书写方式记录简便,清晰易懂,推广此记录方式,有利于账本核算,查漏补缺,于国事公务改善有益!
朱之弼特别喜欢阿拉伯数字,当他用它们来计算的时候,感觉自己的脑子就像是成了活算盘,清晰明了,通顺流畅。
胤礽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已经成了习惯,他还喜欢在自己的笔记上写一些英文符号。
虽然平日里上奏、写文章的时候,胤礽都是正正经经地将汉文誉抄上去,私底下教弟弟的时候则没有那么多讲究。
康熙懂阿拉伯数字,能够理解胤礽说的是什么,见朱之弼建议推广此记录方式,竟并不感到意外。
不推广它,为的是不动摇汉文在记录时的地位,而此时留下朱之弼的上奏,则是为了地税改制、开海禁贸易做准备。
既然已经被胤礽说服要走实用这条路,康熙自己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设,批准了朱之弼所说,推广阿拉伯数字,建议国子监监生学习该数字记录方式,下一次恩科考试采用该记录方式来考等提议。
答应了这件事后,康熙还挺自得:朕之深谋远虑,远超前人,也唯有朕会有这慧眼与胆识,将此法推广开去。
康熙做出了与以往保守行事不同的决定,这让他想要发泄一下内心的激荡,如果这时候能得到儿子崇拜的夸奖,那就更令他心情愉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