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陷阵,功在施琅,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功在姚启圣。(1)”
所以,当听见康熙招姚启圣来御前喝酒谈话时,胤礽顿时来了兴致,目光炯炯有神地投向了这一位“当世诸葛亮”。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1:出自陶元藻:“迨台湾之乱,冲锋陷阵,虽施琅功,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应时以输军饷,重犒以收士心,俾琅用兵多寡,出师缓急,靡不如意者,皆少保(即姚启圣)之力也。刘国轩败,澎湖凯旋,琅于海道奏捷,七日而抵京师,少保遣飞骑由内地驰报,迟琅二日,琅已先封靖海侯矣!”
第150章
胤礽竖起耳朵听康熙与姚启圣说话,帝王看到姚启圣两鬓斑白,感慨良多。
当年姚启圣还是个“行侠仗义”的青年,他则还是个刚继位的幼帝,而今锋芒毕露的青年两鬓寒霜,佝偻着背,幼年的帝王却已经长大成了锐意锋芒的雄狮。
岁月会无情的催人老,也会在磨砺中,将一个人雕琢成熟。
康熙轻叹道:“熙止这一回,可给朕出了不小的难题。”
姚启圣的字为熙止,得帝王亲切地称呼为字,时光顿时倒流回了从前他们君臣相得的时候。
姚启圣微微一怔,红了眼眶:“臣,知罪。”
胤礽歪歪头,一头雾水。
他不是平台湾的大功臣吗?怎么又变成有罪了呢?
“四万七千余两帑金,”康熙摇了摇头:“户部不批,你就自己挪用,如此作为,视国法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