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索额图,用人之前也不擦亮眼睛查查清楚!

“此人才能如何?”

心裕答:“才能绝佳,不拘小节,善于趋新。”

心裕实话实说地告诉康熙:但凡是太子布置下的任务,陈梦球总能很好地完成,甚至多有创新之处,当初选择他来总览研究院大局,在才能上算是选对了人了。

康熙不太放心,命人将姚启圣给招了进来。

姚启圣听后,建议道:“皇上欲将台湾收为己用,除去安抚郑氏后人,也需提拔那儿来的臣子。”

要把台湾吃下,可不仅是军事上的攻打,还要收服人,将那边的政治、经济等都纳入朝廷的管理才是。

而且,陈梦球在台湾那儿已经家破人亡,父母病逝,姐姐被杀,对掌权台湾的冯锡范与刘国轩恨意尤甚。

姚启圣说的不无道理,倒是陈梦球的身份还可以公开出去,作为郑氏官员出身的人才投靠了大清的榜样。

康熙就生怕年幼的太子会受骗上当吃闷亏,当即下令让人将陈梦球的身份宣扬出去,并以圣旨,封陈梦球为翰林院编修。

整天与文稿、实验打交道,封个编修也还算趁职。只不过要管理研究院,陈梦球的职权比其他编修要大得多。

一时间,陈梦球一下子给康熙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多少双眼睛盯着他。前去拜访陈梦球之人络络不绝,就连皇上新封的海澄公都前来请求见一见陈梦球。

海澄公郑克塽年仅十四,还是个稚嫩的少年人。他见到陈梦球就像是见到亲人,哭得好大声。

“二受哥,你不认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