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觉得,丁思孔的治理经验很值得借鉴,开启民智的事儿,也可以交给文部来做,比如这一次雪灾,朝廷花大力气去防灾,治灾,光做怎么够呢?得说给天下百姓知道,这就是丁大人所说的缓解官民矛盾,加深沟通。”
胤礽还指出了几个人名,尽是在平日里给康熙上奏拍马屁,不言实事的官员人名。
帝王批阅奏折,看到这类奏折心情好的时候会拜读一下,大部分时候则是批个已阅就得了,几个文采斐然,善于用各种言语夸他的臣子,那名字都眼熟的很。
他一听胤礽提起这几人,右眼皮就突突跳了两下。
“你提他们干什么?现在是治灾的时候。”灾情期间就不必要这群马屁精上奏来夸他了吧?
“平时他们可以变着花儿来夸汗阿玛,可见他们的文采功底特别好,现在文部正需要这样的人才来投稿帮忙搞宣传。”
“夸一夸朝廷的防灾救灾指南,夸夸大家心目中的青天大老爷,立几个好的地方官榜样,再为雪灾以后的重建做做动员,最主要的是,要夸夸老百姓们自己以勤劳的双手去对抗天灾,灾难是无情的,但是人有情。夸百姓很有用的,增加的参与感,认同感。”
康熙:“……”
“汗阿玛,宣传可以增加理解,缓解民怨,天灾无情,没人会把它怪到您的头上。地方官天高地远在外,若蒙蔽汗阿玛,除去按察使监督以外,在以往唯有靠汗阿玛巡视方能体察民情。现在增加宣传,让百姓们都知道您下达的救灾政令,哪一位地方官在这事儿上偷懒不就一目了然了?文部成立至今,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此了。”
总之,在胤礽眼中,没有一个朝廷官员是无能的,每一个人都是有潜力的毛驴,即使是几个马屁精,那也能在特殊时期派上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