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以为他们在胡闹,现在峰回路转,这样的惊喜,从帝王的角度来看,是国家后继有人。

胤礽知道这事儿算是成功了,笑嘻嘻地问康熙:“那汗阿玛,大清银行的前期资金,儿臣已经‘投入’进去了,追缴欠款一事……”

“朕会派人去做。”

康熙知道,一旦确立“大清银行”的地位,这就是资金独立于国库之外,又可以帮助国库掌控天下银钱,回馈给国库,与户部进行相互弥补的好钱庄。

到时候,国库资金流转将更为通畅,待“大清银行”的信誉传遍全国,在各地都设立的分点,则京城就可以实现对全国各地散落商户的管理。

康熙在余国柱的弹劾上奏之上写了一句话“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有借有还,方为君子之道。”

余国柱从小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乡里乡亲都说他过目不忘,从小身边就时常有祥瑞出现,定有拜相的潜能!

余国柱自己也是这么觉得,他认为自己生而不平凡,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郎,轰动当时的湖广,名声也在士人之间越来越响。

他矜矜业业干活,做官做了整整三十二年了,却还是在副左督御史的职位上停滞不前。

余国柱对自家夫人道:“今汉臣做官,难如登天,俸禄浅薄,难以度日,余已年六十,却碌碌无为,权势低微,方知要想青云直上,唯有依附满臣权臣。”

做官是为了什么?别提什么为了百姓,为了天下,余国柱家境贫寒从小苦读,他做官就是为了让自己家人过上好日子,不然他为何死命读书去拼一把那轰动湖广的甲科魁首名声?

心中哪里有什么家国大义,别把他想得太崇高,贫寒老百姓家庭出身,拼搏一切都是为了要过上好日子,为了过上好日子,他什么都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