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遇上胤禛主动,胤礽顺势问道:“那你与我说说,最终边界线确立在哪里?”
胤禛遂细细说来:“大清与沙皇俄国之间国界最终以条约的形式留存给了后人。钦差大臣是索相与佟国纲。索相临去前,汗阿玛曾嘱咐要求尼布楚、雅克萨、龙兴江地域皆不可丢,又因急于解决准噶尔之患,最终让步到底线,签订以额尔古纳为界的《尼布楚条约》。”
那时候他虽还年轻,未入朝堂,继位后却在治理北面边境时详细研究过当年签下的条约。
“汗阿玛对这一结果还算满意,”胤禛说道:“因逢噶尔丹大肆入侵喀尔喀蒙古,那份条约比预想中晚了一年才得以签订。另于北面留有待议区,是当时双方争执不下,未能定下之地。”
胤礽:“……”
小美为胤礽描绘地图。
【这里是额尔古纳河,这里河流北面是外兴安岭。】胤礽不可置信道:“竟然把尼布楚给出去了?!”
胤禛解释道:“尼布楚本是茂明安部游牧之地,当地部族依附大清,接受大清较为松散的管理,为了挪出军力进攻噶尔丹,汗阿玛不得不做出妥协。”
他又说起了当时条约签订时,有巨大贡献作用的传教士,张诚及白晋。
胤礽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了两个法兰西人。
这两人皆在朝中获得官职,按照汗阿玛的喜好学习满文,又因熟悉汉语,一个痴迷中医,一个痴迷大清的美食。
他脸色古怪:“两国签订条约之重事,让外国来使介入其中?你们对传教士那么信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