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谈判,以威胁结束,彼得遗憾离去,没过多久便接到了伊尔库茨克受炮火攻击的消息。
有了武力威慑,罗刹人果真老实许多,待彼得派遣人来请开第二次商谈盟约时,胤礽与沙皇彼得终于敲定下来了大清与罗刹的边境范围。
以乌丁斯克为边界线,从此外贝加尔湖地区皆属大清土地。
而伊尔库茨克,胤礽没有做的太绝,作为罗刹边境之城池,罗刹需要依托商贸往来与大清接触,这里在日后会成为未来他们两国之间互市的城市。
另一边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失利令彼得心情并不好,而大清的外交团队,除去懂得罗刹语的德柱以外,竟轮番上场不下于十人!
甚至还有两位传教士在帮助着他们书写见证,其中一位来自西方的法兰西,另一位来自葡萄牙。
在这样的阵容之下,彼得顾虑国内形势,做出了妥协。
双方就合约谈判留下了文书做证,各自国家持有一份,更有中间人将其翻译成拉丁文保留。
彼得笑着站起来,伸出手与大清皇太子相握,这场众人见证下的合约商谈,定会载入史册,记录人称其为《乌丁斯克条约》。
罗刹与大清国之间焦灼的关系,历经一年半的战火摩擦,终于得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