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也是没了法子,索相不在京城,且大清之军皆在西边,此事事关国危,还请明相重视。”
杜立德以老前辈之身,向纳兰明珠拜道,惊得纳兰明珠连忙避开……
待最炎热的天气过去,田野里的麦穗出现一片片金黄色,民间进入了紧张的秋收阶段。
各地报喜的奏报蜂拥而至,几乎每一个覆盖到改良粮种、新化肥及农药的县城都有粮食增产的喜讯。
在一种报喜的奏报之中,突然就出现大量与众不同的声音,弹劾、谩骂、喊冤,恳请朝廷惩戒贪官污吏,启奏京城明察秋毫等奏报都显得尤其扎眼。
而那奏报之中,竟还掺杂着“万民血书”,以献血写下的请愿,这该是有多么可怕的贪官污吏出现,才使得民怨如此,竟上告到了京城来?
一切的一切,皆直指一人——姚启圣!
在人们都还没反应过来时,姚启圣已经变成了罪大恶极的贪官污吏,全天下都视他为仇敌,朝廷官员弹劾,御史上奏,人证物证皆在,还有其贪污受贿的账本也全都由御史送至康熙御案之上。
民怨四起,民不聊生,全天下百姓们痛不欲生皆是姚启圣造成的,满朝皆是声讨姚启圣的声音。
局势一边倒不说,为安抚朝堂,康熙派出巡抚、御史共同上路彻查此案,更是选择了数位刑部官员前往。
胤礽坐在御书房前,面前是如山一般声讨姚启圣的弹劾。
大部分都是地方上送来的,有的是当地巡抚所奏,有按察使所奏,就连当地省学政都掺和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