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洋那儿也传来消息,西方诸国的大同盟之战打得水深火热,各国之间都杀红了眼,法兰西在太阳王的率领下攻下大片土地,如今正以一国之力挑战各国联合。
陆地上的领土,制霸海洋权力握在太阳王的手中,他向荷兰发出制裁,提高与荷兰的关税,在占领的领地如卢森堡、洛林进行军事驻军,对着隔壁的西班牙虎视眈眈。支持英王詹姆斯夺回国内权力,与英格兰王威廉对峙,推动英格兰内政混乱成一团。
饶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方各国仍然没有停止向外的殖民扩张,甚至变本加厉地从外面进行掠夺以获得利益,供应他们国内的各项消耗。
战争是最损耗国力的,这个时期,没有一个国家有空余时间来休养生息搞发展,除了罗刹!
沙皇彼得自西方带回众多工匠,在国内掀起了改革之热潮,兴办学校,改编训练新军,建立火器工厂与海军基地。他把原本各地领主分隔的情况推翻,还学大清的省级地方分级,设立了总督!
罗刹国内与教会之间闹成了一团,彼得极力改革国内宗教,侵吞教会势力,硬是将独立于政权之外的教会吃下肚子里,意图将其血肉融入国政,听从沙皇之命。
之前还被汗阿玛瞧不起的罗刹国,转眼就热火朝天地改革起来了,那感觉就像是在懈怠的毛驴身后狠狠抽了一鞭子,胤礽打了个激灵,恨不得爬起来再搞上几回事。
自从不断派人去往各国后,康熙与朝臣再也没有提及阻止外学兴盛。
各国之消息源源不断传来,世界之动向摆在满朝文武眼前,谁也不想再次被蒙上眼睛,捂住耳朵。不去听这些情报,不去关注这个世界,总觉得会落于人后,闭目塞聪。
《孙子兵法》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说的就是如今朝堂对外学兴盛态度的转变。
上朝时,外交部启奏的道:“今朝鲜王朝、越南王朝、缅甸、暹罗、东瀛、琉球等多藩属国派遣使臣请求入京,理藩院受其上书,得知各藩属国之顾虑,是因西方贸易所致。东瀛、琉球等国皆深受其扰,恳请大清之庇护,探寻我国对西方贸易之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