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西征期间,时常会给胤礽写信,有时会提对他的思念,有时会关心其身体,偶尔在胤礽的回信下问一问小阿哥们与小公主们的情况。雷打不动的,是每一封信最后都会念叨两句太子大婚,从年初念叨到年后,催婚如同狂风骤雨,将本来对成亲一事心如止水、顺其自然的胤礽,心绪都被汗阿玛给搅合乱了。

临到西边战事喜讯连连传来,这一仗从夏季开始,一直持续到冬天。今年冬天的准噶尔汗部又一次迎来了雪上加霜的一年,国内粮食歉收,牛羊损失过多,听闻他们的军队如今只能靠吃瘦死的骆驼肉来强撑。

噶尔丹已被大清之军队逼迫至强弩之末,而康熙并未因寒冷停止进攻的脚步,要求胤礽派出援军,运输更多的粮草与冬衣来支援前线。

不仅仅是前线的军队压制,大清朝廷与往年不同,竟还学会了舆论压制,不断地派人传达消息、散布流言、分发报纸。

招安噶尔丹的部下,动摇准噶尔汗国人心!

“今年的大清国库满仓都是粮食,又是一个大丰收年,他们的稻谷堆着吃不掉,米仓里的鼠都养得滚圆肥硕!”

“前些年他们出现人工孵化技术经过多年来酝酿成熟,现在大清到处都是养鸡场,市面上出现最多的是能够短时间内能够培养长大的鸡肉。”

“相比较起来,鸭肉成本比鸡要高,稍少,猪肉养殖时间较长,更少,少到村里的百姓们过年餐桌上一家人只有一锅猪肉吃,可太少了。”

准噶尔汗部的牧民,听到大清人嫌弃过年一家人一锅猪肉嫌少,留下了羡慕的泪水。

人心在舆论的造势下,渐渐溃散,逃亡至呼和浩特的噶尔丹奔溃之下,杀死了两位劝说他投降的部将,更是激起了部族内部的矛盾。

康熙又一次寄送了信件来:朕此次西征做全准备,带许多太医,道中万信,可遂无复见沿途水土邪气之侵。天气愈寒矣,保成于京师多着暖衣,勿着了凉。今有朕为汝忧,明年待保成娶妃,则有妃为你忧也。朕恐其来不及还年矣,岁时为朕诣皇太后安,今则简单过之,及至来年更置大办。保成十八乎?俟朕春归,则为你张罗和。时兵胜,西域顺,太子纳妃几件喜事凑一,必至可喜,朕盼其日速至。

婚期逼近,胤礽愣是被汗阿玛影响着升起一些紧张与焦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