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同时,处于德意志范围内的部分国家运气稍好,没有受到寒流的影响,加之国家内部有谷物剩余,于是借此狠狠捞了一大笔!
耗时许久的大同盟战争,因为天灾的原因而暂缓,法兰西、英格兰、荷兰等国家纷纷将注意力放回了国内。
路易十四思索着应该从哪里获得粮食,荷兰、英格兰等地都纷纷从各自的渠道去获得粮食,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度过最艰难的几个月。
各国都被天灾困扰住,继任的财政大臣趁机告诉路易十四:“东方古国富饶,他们也许会愿意卖一些谷物给我们。”
至于用什么与他们交换粮食?
法兰西财政大臣联系上了大清的外交部。
外交部派遣使者与法兰西使臣沟通,提出了用军火与他们换取粮食的要求。
法兰西在大同盟之战中一国多抗多国,积累下来了丰富的经验,国内军工业发展,而科学家不断改良武器、军用,他们的士兵匹配了大量兵器,有火器又冷兵器,大清对此非常感兴趣。
除此以外,他们想要以粮食为价格购买法兰西的先进技术,并且以跨国交流的名义,邀请皇家科学院最厉害的科学家到大清去“交流”一两年。
大清有丰富的谷物粮仓,他们足够阔绰有才气,虽然他们国内也同样遭遇了寒潮,各地发生冻灾,以他们的国力,却是一边进行着赈灾重建,一边派人来问法兰西购买先进的东西。
军工之生产,多需要用到矿的开采,若能从外面购入,则可减少本国之矿的消耗。
于是,外交部官员商议之下,于朝会上递交奏折,先是与国库核算如今库存余量是否足够,接着提到用粮食换取外国军用、先进技术的问题。
法兰西接到消息时,是大清再三讨论之下确定的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