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法兰西答应大清将军用与最新技术卖给他们以换取谷物解除困境时,其他的西方国家也陆续向大清提出了希望购买粮食的请求。

农业发达的粮食大国在和平的日子里积累下来了大量的粮食,因今年寒灾会提前来临,许多粮食是提早收的,还有些未长饱满,即使如此,那些前来收购的外洋商人也并不嫌弃。

临到了春天,为了避免倒春寒造成已经种下的苗率先生长后烂根,朝廷下令命农人们通过涂白、灌水降温等方式来延缓苗的生长,带寒潮再次来袭时则以草席外裹、烟熏等方式防寒,以度过最为艰难,容易使得果树、农作物落下病根的季节。

前些年的成年旧粮与去年新收不够饱满的粮食可以卖给朝廷,再由朝廷卖给外洋人,粮食生产多了,农人们家中有余粮,还能卖掉赚钱以改善生活,何乐不为?

待各国商船载着货物往来,大清的军队在并不耗费本国库存的基础上装备上了大量的长枪、火枪、弹药、手雷等,也拥有了防弹盔甲,刀、剑等冷兵器。

大清军队的训练,也因多了热武器的配备而增加了对于枪法的训练。

西方各国大同盟战争时打得热火朝天,胜败,每一场战局都有其领兵之法,战略军阵。

大清外交部官员问法兰西官员:你们在这场战役中用的是什么战术方阵打败了荷兰?

他们又问瑞典:你们是如何在逆境之中靠着火枪队解决困难的?

大清官员道:“你们放心好了,我们国家距离你们那么远,又不会派兵去攻打你们,我们的皇上只是出于好奇才命我来问一问你。”

西方各国之枪队军阵情况如何,火枪手、投弹兵、野战队步兵等是如何战斗的,他们又是如何编队、管理。

获得了大量军火武装本国军队,国家的军火兵器时刻需要更新才不会被超越,既然如此,该如何进行研究、如何制造出更多需要的东西呢?

于是,大清制造局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