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比较纠结的是军队编制的改革,此前的废除八旗为军制改革创造了基础,之后的细化,他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地方,古人的军制已经不适合大清来沿用了。
明时的军制落后不适应如今的时代,原本的八旗更是游牧时期的产物也不适合,于是他只能召集一切可以召集的力量,将前往世界各国的使臣带来的消息整合。
西方那边的大同盟战争将西方各国的军制及战斗方式皆暴露在了世人的眼皮子底下,使臣能够搜集到不少消息,却也远远不够胤礽与众位大臣、阿哥们所需要的。
“看来只能派更多的人去,一点一点改变了,”胤禔提议道:“若要搜集到更为详细的军制内容,已经不是大清派去的使臣能够探听到的了。”
他们需要像西方各国当初往各地派遣商人、传教士那样不断地将人派出去,然后带回更多的消息。
最终,他们商议下来了军制迅速渐进改革的五年、十年计划,在现有的各国军制参考之下,总结出一套符合大清目前需要,又足够新颖的军制。
胤禔瞥了一眼与朝臣们商议军事的太子,心中暗道:太子将手伸到兵部、军队,汗阿玛仍然毫无反应吗?
看来,这事儿八九不离十了。
胤禔想了想,决定打开一个口子,将自家符合年龄的两位小格格送入了上书房进学。
惊喜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胤礽高兴地拍了拍胤禔的肩膀,乐道:“大哥终于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