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报的人高兴,报社自然高兴,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不管安西写什么,发啊!
因此在安西帮着设计包装,设计品牌形象的时候,他的稿费不减反增,已经达到了月入两百的惊人数字。
而花了安西大力气的厂里宣传工作,才不过仅仅月入十五元而已。
但即使是这十五元,也让一干知青羡慕极了。
他们也不是没试着和安西学习,给报社投稿,可是能被录用的却是极少极少的一部分,而被退回来的稿件,光是邮票钱就不是个小数目。
这样入不敷出,没几个人能坚持下来。
知青们一开始还有点不服气,但是在看过安西的文章之后,一个个全都腌了。
安西的文章确实写得好啊,尤其是那字里行间的吸引力,就让人忍不住一看再看,文里描绘出的场景,既美好又栩栩如生,就好像发生在你眼前一样。
这就是差距,赤裸裸的差距。
当然,这其中也是有成功的知青。
有两个知青,文章写的就很不错,其中男知青还会画画。
安西直接把他们招进厂,让他们当了厂里的宣传工人。
他们的任务是给产品写宣传文案,设计产品的包装,在厂里组织宣传活动等等等等,任务杂而又需要动脑子。
所以安西给他们定的工资比自己的还高,这也是经过了安支书和李鹤宏同意的。
年底,整个下河村都是喜气洋洋的,不仅仅是他们挣到了钱,也因为周围其他村里看到了他们村的前景,由此导致的村里的小伙子小姑娘格外受欢迎。
在这样的情况下,来说媒的人家条件都不错,因此成了好几对,都安排在了年底结婚。
而安诚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回了村里,他回来和孙秀秀成婚,并顺便带她随军。
说起来,孙秀秀原本也是有机会进厂宣传部的,不说她的关系有多硬,就是她的文章写的也不错。
而且她是后世穿越的,包装软广告这一套,对她来说,就是寻常可见的东西。
以前可能没注意过,但是现在深挖一下,还是很容易的。
只是考虑到她以后要随军,就打消了这个主意。
不过她觉得安西写文章赚钱的路子还是很不错的,而她自己经过后世的熏陶,写小故事还是比较有趣的,至少做到了新奇。
看在未来会成为亲戚的份上,安西花了一点时间教导她,现在写文章的忌讳,以及怎么提高过稿率,最后还向几家关系不错的报社推荐了她。
有了安西的推荐,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孙秀秀的文章会比别人的机会更大,成功率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