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隆帝的军事能力就真的这么厉害吗?

其实不尽然,厉害是肯定的,但厉害到这种程度,就不太可能了。要知道作为最小的皇子,庆隆帝小时候一直过的很憋屈,等他慢慢长大,也几乎没机会接触兵权。

等他成年,被封了王爵,才开始有了自己的护卫队,就算从那时候开始练兵,到他登基也不过就是十来年时间。

短短十几年,一个处于夺嫡中心的王爷,就能练出一支打败各国的强军?要是真的这么简单,当时的乾朝就不会被欺负的那么惨了,对着各国年年上贡,又年年被欺压。

那是什么让庆隆帝的军队这么强呢?

当然是火药!

历史记载,这是火药的第一次出现,一出现就威力惊人,把各国士兵吓个半死,在炸死炸伤许多人之后,许多士兵都不敢与乾朝正面交锋,这也是他们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说法,据说,庆隆帝早就认识了安谨,火药就是安谨提供给他的,从后来挖掘出来的王文主簿的手稿里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手稿上记载,他有一年随同扈县的商队去京城,县令大人让他寄了一封信给一个庄子的主人,后来据调查,那个庄子是个皇庄,当时的主人正是刚刚成年的庆隆帝。

不过,王文没有记载,信里到底写的是什么,有人猜测是火药,但没有得到证实。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

也是在同年,庆隆四年的夏天,扈县横空出世,在外人面前展现出了它的繁荣与富饶,而扈县的县令安谨,给庆隆帝上书,提出了四个五年计划,并就此奠定了乾朝走向繁荣富强的基础。

但遗憾的是,安谨沉疴已久,明明等到了雄主,也呕心沥血写出了惊人的救世计划,却没有等到计划的实施,于第二年,也就是庆隆五年春逝世。

庆隆五年,被称为“第一宰相”的安子文出仕,他于同年考上举人进士之后,回乡接任了父亲的职位,继任安县县令。

在安子文的治理下,安县顺利的完成了第三个,第四个五年计划,也就此奠定是扈县‘第二国都’的美名。

因为扈县的示范作用,让庆隆帝和众大臣看到了安谨计划的强大,他们依着这份计划,一步步施行,虽然中途也犯过错误,但最终,顺利完成了这二十年的计划。

也是在这二十年,乾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也开始技术的更新。

时至今日,我们华夏能立于世界之巅,无论是科技,还是文化,乃至综合实力,都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

这就是那个时候奠定的基础!

而作为这一切的源头,那个历史上被誉为全才的安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还有着怎么样的才华没有公之于众?

这些都是疑问,至今没有人能解答,就是他亲身儿子安子文都感叹,不知道父亲到底懂得多少东西,好像无论他问什么,父亲都能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