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为此,即使京城已经有了其他好几家报纸,但《朝阳日报》依然是稳居第一位的,京城内外凡是有点身份的,都会订购一份。
报纸,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其实算是一件大杀器,因此即使皇帝还没有意识到什么,安西都会定时的报备,比如在哪里开了分社,改版后的内容有什么变化,力求做到皇帝即使没看,也能了如指掌。
安西这样做的结果也非常好,至少皇帝是非常信任他的,对于安王妃打着安王的名义大肆经商,并开孤儿院收买人心的举动都轻轻放过了。
当然,这都是外人眼中的,其实际情况压根不是这么回事。开孤儿院自然是报备过的,但过程和他们想的不一样。
自从厉云芊嫁过来后,就迫不及待的开启了商业计划。
她首先就开了香皂作坊,然后是水泥,玻璃,而这些都是挣钱的行当,异常的挣钱,挣的盘满钵满的那种。
赵檀虽然刚成年,手中没什么势力,但他毕竟也是个皇子,还是个心有成算的皇子,早早就为自己培养了一些人。
而这些人,现在都便宜了厉云芊,安西让他们统统帮着厉云芊去扩展商业版图了,用的还是安王府所有的资源。
因此,在一两年内,厉云芊就把摊子铺设开来,银钱几乎是以几何倍的数在增长。
这样的大动静,即使是不关注的人都不可能不知道,况且厉云芊还是安王妃,由于近年来皇帝的偏爱,安王还是挺受宠的,即使没有了继承权,也不妨碍他成为众人眼中需要关注的对象。
所以厉云芊一动,所有人都知道了,只是这三样产品都是新事物,刚开始还卖的比较便宜,他们一时间没看出利润而已。
没错,安西和厉云芊并没有走高端路线,而是一开始就把价格定的十分低廉,让京城的百姓一开始就能用上。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安西有足够的财力支撑,赵檀原来有的,安西回京后皇帝陆陆续续赏赐的,总数超过了四十万两。
这么庞大的数字,如果用来夺嫡可能杯水车薪,但拿来经商,却是绰绰有余。
主要安西身份在这里,他需要什么东西,都不用花特别大的成本。就比如制作肥皂的碱,如果是一般人,就只能自己想办法用草木灰提取,而安西不需要,他直接让人找了碱矿。
他当然不是占有,而是找到后,禀告给皇帝,皇帝派人占下后,给了安西开采权。
这样一来,安西不仅不需要付出碱的成本,还能让碱矿给自己做出更多的收入。
其他的资源也是一样,不管是现有的,还是没有的原料,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
而厉云芊是个记忆力超群的科学家,对于哪里有什么矿,不说一清二楚,也知道个七七八八,所以不费任何事,他们就找齐了所有需要的东西。
原料足够充足,人手也多得不得了,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走精品路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