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英明,在三四两位皇子眼里,他们打击的是八皇子的势力,但实际上,在皇帝眼里,他们打击的却是自己的人。”
安西轻笑,“在皇帝眼里,八皇子可比不上三四皇子的份量,被折腾的再惨,也不会有一丝动容,可如果是他自己,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也是是否让他看清这两位皇子的份量了。”
八皇子是皇帝安排给两位皇子的磨刀石,但磨的是哪把刀,就未必是皇帝说的算了。
锦衣卫动作迅速,不过一个月,就把齐家所有人押解进京。
皇帝收到王统领递上来的证据之后,就交给了三司会审,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三司通过各种方法,让齐家族人开口,承认了罪行。
皇帝拿到那些认罪书,直接下令,“祸首株连,从罪亦是死刑,其余的皆流放三千里。”
三司官员连忙跪下接旨,口里大呼,“皇上英明。”
殿内的官员,没有一个敢提出异议,有异议的贤妃和大皇子被皇帝下令软禁了,此时根本出不来。
皇帝这么做,不单是对两人不满,因为齐家的事而迁怒他们,也有保护的意思,被他下令软禁,他们就不必过来求情,也免得在外面落个薄情寡义的名声。
然而贤妃和大皇子却并没有领会皇帝的好意,他们接到命令,只以为皇帝是厌恶了他们,想要软禁起来事后处理。
贤妃焦急痛苦,却又无可奈何,一下子就病倒了,因此就疏忽了大皇子。
大皇子被关在府里,出不去也接受不到任何外界的消息,越想越恐慌,越想也越愤怒。时间长了,生了一份暴虐的气焰,“老二,我死也要拉着你当垫背的!”
两个月后,正是三年一度的科举年。
京城里熙熙攘攘,较往年多了一份热闹,都是各地进京赶考的学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安西在明面上已经恢复了行动,至少行走没问题了。
趁着天气大好,在家里宅了好几年的安王,带着王妃出来凑热闹了。
因为马上就是三年一度的科举,京城来了许多学子,他们常常聚集在茶楼酒楼谈天说地,或者去一些风景名胜之地,参观游玩聚会,可以说,京城到处都是穿儒服的学子们。
安西一身清雅的打扮,摇着扇子,如果不是腰间的龙纹玉佩过于显眼,很难不让人误会,他也是学子中的一员。
厉云芊跟在他身边,好奇的东张西望。她倒不是对京城的景致感兴趣,作为掌管安王府和安王产业的大管家,她经常出门,对京城早就摸透了。
她这么好奇,纯粹是想看看,有没有书上写的那种,长的好看的书生小哥哥,聊斋故事里能迷惑妖精的那种帅哥。
安西好笑的询问,“看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