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皇子看着名单上十几个人,顿时大喜,如果有了这些人作为自己的势力,何愁军队没人。
“哈哈哈,有先生在,真是本王的幸事,大善,大善啊!士德啊,本王这就叫人整治一桌好菜,今晚我们不醉不归。”
张士德也不推辞,“听说王爷那里有上好的梨花白,某这次可要好好尝尝了。”
“好好好,我这就让人把梨花白温上,士德想喝多少都行。”
事情进行的异常顺利,同样的方法,不同的操作,二皇子栽了,三皇子也栽了。
两天后的大朝,三皇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弹劾大皇子,参他贪污受贿,贪墨军饷,包庇下属等等罪责。
皇帝闻言,嘴角抽搐,当初老二上了老八的当,他还以为是老二愚蠢,没想到老三也不逞多让,有了前车之鉴,都没有让他警惕。
不过想到军队里的糜烂情况,兴德帝心中也起了一丝波澜,看着下面跪着的大皇子,不由的在心里深深叹了口气。
军队不得不整顿,老大……算了。
当即,皇帝不顾大皇子的狡辩,下旨命三皇子全权负责,彻查军饷贪墨之事。并命锦衣卫和三司听候三皇子的调遣,全力配合。
三皇子大喜,这是他办差以来,做的最大的一件事了,如果做好了,能超过四皇子一大截。
并且,如果他利用好的话,还可以和锦衣卫三司打好关系,未来前途可期啊。
三皇子志得意满,大皇子就是满心灰败了。
他明白,自己这是又一次被父皇放弃了。
贪墨军饷的事,大皇子当然知道,但这事自古有之,而且从上到下,哪个当武官的没粘过?可大皇子自诩清高,还真没有动手碰过,收的不过是一些孝敬罢了。
可现在父皇完全不听他的解释,只一心想要整治自己,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大皇子的颓废丧气,和三皇子的志得意满形成了显明对比,两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情绪里,唯独四皇子比较冷静,虽然也嫉妒三皇子得了好差事,不过他想的明白,这是一件大事,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事情办成了,三皇子自然能得到莫大的好处,可也意味着会得罪那些京中的权贵。真以为贪墨军饷的就是那些武官?
不是,在他们身后,还站着勋贵,那些人得来的钱,至少有一半要孝敬给这些勋贵。
说道这个,就不得不说这些勋贵们的由来。
他们是当初跟着太祖打天下的人,大楚建立后,这些人纷纷封了爵位。
太祖是个有远见的人,知道勋贵掌兵在太平年间并不是好事,所以就想了一个法子,让这些勋贵们交上兵权。
这个法子很简单,就是交换。
勋贵们把手里的兵权上交,太祖允他们几个推荐名额,也就是推荐当官的意思,武官文官都行,而且每代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