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介绍关于西方制度的,有哲学思想方面的书,有历史小说,也有文化名著。看书的新旧程度,以及摆放杂乱无章的架势,显然都是周老看过,并且常翻的。
周老从办公桌里抽出一打资料,“这些你先看看,都是我原本的想法,可是现在我发现,有些地方问题很大,需要修改。看完了你帮我提提思路,看要怎么改。”
“好,”安西没有异议,接过资料,就坐到一边空着的办公桌上翻看起来。
周老也不管安西,径自出去了。
过了半小时,他又回来了,对着安西道,“我已经给我学生打了电话,他中午会过来一趟,到时候有什么要求直接和他说。”
安西没想到周老这么迅速,闻言抬起头,“好的,谢谢周老。”
之后,两人再也没交流,各看各的资料。
说实话,周老的资料不算详尽,肯定比不上后世他接触过的那些,但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非常好了。
这可能有赖于周老的儿子,他在国外想必为了周老这些资料,费劲了心思。
安西看到有一些是国外某些图书馆的独本,都是用手抄的。
看完资料,安西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抽出纸笔开始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以及期间自己产生的想法,对某个观点的理解。
周老看到安西动笔,眼前一亮,强忍着没有过来打扰。等安西写好了一张,要垫到下面,他连忙一个健步抢了过去,“你写你的,我就先看看。”
安西动作一顿,没说什么,把纸交给他,自己接着写。
就这样,安西写一张,周老看一张,越看眼神越亮,看安西就像看到什么大宝贝一样。
周老还有许多问题想要问安西,比如意识形态要如何对社会发展发生影响?西方文化入侵是不是意味着会摧毁华夏现有的秩序?打破了不代表重组,也可能带来毁灭。
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的冒出来,有的他能想明白,有的却带着深深的忧虑。处在旋涡中的人,即便对于局势看的分明,也难免心里担忧。
他想要开口问问安西的想法,看看和自己想的有什么不一样?
可是见安西写的这么认真,周老强忍着没有打扰,就怕打断了他的思路。
这一写就写到了中午,如果不是周老的学生李文谨过来敲门,他们还真可能错过午餐。
李文谨知道自己的老师一忙起来就会忘记吃饭,因而过来的时候,还特意绕道去了比较出名的老字号,打包了一些食物过来。
周老看到自己的得意门生,连忙招呼,“文谨快过来看看,安先生的想法真是太出人意料了,不过非常有用,我得好好琢磨一下,之前和你说话要写稿的事,还要再推辞。”
李文谨听了,不由无奈一笑,“好吧老师,稿子什么时候给都行,但是现在已经中午了,要不你们吃完了再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