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顾衡是热切地期盼着红薯,土豆,玉米之类的粮食作物赶紧被找到,他现在真的是有些后悔,上辈子没有去上农业大学,以至于如今对于良种培育一点也不了解。

这个时代,各种粮食作物的产量都很低,像是后世,各种粮食作物,要是一亩地没个七八百公斤,都要算歉收了。没有这么高的产量,根本无法支撑十几亿人的口粮,何况,消耗粮食的产业多着呢,养殖畜牧业每年需要的粮食饲料就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像是这些饲料用的粮食,很大一部分都得进口,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产业,比如说医药,酿酒之类的,都需要大量的粮食作为原材料。

习惯了后世粮食产量的顾衡,到了这个世界之后就发现,这个时代就算是上等的良田,能产出三四石的粮食就算是不错了。正常一亩地平均下来也就是两石左右的产量,对于那些动辄几千亩土地的大地主来说,他们自然不用担心,他们收租子要五成算是有良心的,要六成七成的都有的是。他们自个不用耕种,都有大笔的粮食入账,粮仓里面常年储存着足够他们度过几年饥荒的粮食,甚至这些地主自个就有会开粮店,总之,他们抗风险能力非常强,几乎永远不用担心亏本,遇上天灾**,正是他们可以大肆兼并的时候。

对于这个时代的士人来说,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对于顾衡来说,这根本不正常,他希望能够给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一条活路,让他们就算是失去了土地,也能有一条活路可走,而不是只能重复着前人的命运,日复一日地沉沦下去,之后再无翻身的希望。

顾衡上辈子也就是选修过一些政治经济学,对于什么宏观调控之类的根本就是只知道一点皮毛,他能够知道的就是,让工业跟农业去争夺人口。只是,在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工业也是发展不起来的。

可惜的是,国人素来安土重迁,要不然的话,直接搞移民该多好,海外多得是没有经过开发的土地,对于种田天赋点满了的国人来说,那些地方就是天堂!

顾衡想要做到这些,就得得到朝堂上头的支持,他自个是做不成的,总不能为了这些,跑去造反吧!顾衡觉得自己也没这个人格魅力啊!天下太平才多少年,百姓可没到真的活不下去,想要造反的地步,而顾衡也不能因为自己那个理想,将这些原本勉强还能生活下去的百姓拖入战争的漩涡。一旦战争发生,那是要死很多人的!

圣上虽说有些好名声,但是总地来说,还是个比较靠谱的皇帝,至于太子嘛,起码到目前为止,也没什么昏聩的潜质,顾衡也不是什么弯不下腰的人,所以,为什么不选择一条安全一点的路呢?

有着这样的想法之后,顾衡不再游离在□□这个小圈子的边缘,而是跟东宫愈发亲近起来。

顾衡在皇庄上做事,虽说有着进宫的令牌,但是正常情况下,他想要进宫,总要带一两样新鲜的东西过去,如今,顾衡闲着没事,就让人尝试着烧制骨瓷。

后世的时候,顾衡很喜欢各种骨瓷,骨瓷质地轻盈,有一种牛奶一般的色泽,质感也很

第32章

甄家盛产美人, 教养女孩子也很有一套, 这也给甄家带来了许多姻亲, 贾家,史家,还有其他人家,所谓的老亲, 就是靠着这样的联姻而成的。

对于甄家来说,只要结了亲, 就是甄家的人了!以前的时候,甄家结亲的对象只能说是二流三流,但是如今, 甄贵妃在后宫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在圣上那里已经具备了很大的影响力, 甄家就开始不满足于仅仅是跟一些二流三流的人家结亲了, 他们得看准了更高档次的,毕竟,跟圣上做连襟不香吗?认圣上做姑父,做姨夫的机会可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

甄家在这方面是真的很有眼光,他们总能够找到合适的人,将自家的女儿安排过去。至于家里没有这么多合适的女孩子,呵呵,养女是干什么的?甄家的一些姑娘,说是旁支之女,实际上是甄家可以买来的养女, 正常情况下,这些养女也就是拉拢一些中下层的官吏,但是若是养女的资质的确很强的话,那么,就会在族谱上记做是嫡支的女儿。横竖这年头,内宅的事情一般不会对外透露。因此,嫡支多几个女儿算不得什么麻烦。

甄家想要用来拉拢顾衡的其实就是甄家的一个养女,只是记在甄应嘉这一脉次子的名下,算是次子的嫡女。没办法,年龄合适,身份合适的已经定下来要入东宫了,其他的,身份年龄都不怎么合适。

结果甄贵妃才试探了一下,圣上就摇了摇头,说道:“爱妃,此事还是不要再提了,顾恒的婚事,朕自有打算!”

甄贵妃顿时不吭声了,顾衡就算是伯爵了,也就是一个正妻的位置而已,什么平妻两头大之类的,都是那些商人玩出来的花样。他们在外头经商,就在外头置一个外室,也称作是夫人,甚至还会搞个婚书出来,实际上这些都是不合法的,无非就是民不举官不究罢了。

甄家的女孩子可是比较宝贵的,给顾衡做妾显然很丢甄家的脸,甄贵妃一贯很能够把握圣上的心意,见圣上这般,顿时不再提起。心里头却是非常遗憾,毕竟,顾衡是有名的财主,有他一两句的指点,甄家起码能多捞个几十万两银子。

别看甄家如今在江南势头大,但是这势头,一方面靠着甄贵妃和奉圣夫人的名头,另一方面,就是靠着甄家撒钱了!光是一个名头有个屁用,奉圣夫人也就是给圣上做过几年的乳母,这点情分能用几次,至于甄贵妃,枕头风固然有用,但是对前朝的影响能有多大,没有实打实的利益在,谁会听甄家的。

也是因为甄应嘉如今掌握着织造府,织造府看着像是实权不如什么巡抚总督一流,但是织造府有钱啊!

理论上来讲,江南那边的织坊都属于江南织造的掌管范围,他说那家的能做贡品就能做贡品,那家的不行就不行!他要是想要整你,强行摊派你每年要缴纳多少多少的贡品,那么,你再大的作坊都得完蛋!

而江南的经济,一部分依赖于盐税,一部分依赖于织造,至于什么田税商税之类的反而是小头。毕竟,江南那边,绝大多数土地都被挂在那些士大夫名下,这些是不用交税的,至于商税,呵呵,这里头可以做的文章很多,所以,即便江南商业非常繁荣,但是商税什么的,一直也就是一般。或者说,这个时代,大家普遍对商税都不是很重视,对于朝廷来说,税收的重头戏都是田税还有人头税。资本稍微大一点的,都有各种偷税漏税的本事。

不过光是盐税和织造,每年已经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了,因此,朝廷对于其他的也便不怎么重视。

织造府就是典型的衙门不大,权势不小,江南这边,除了那些大盐商看起来不需要看甄应嘉的脸色,其他人或多或少,生活都会受到织造府的影响。借着织造府的便利,光是灰色收入,甄家每年都能搞到几十万两银子,这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了!

事实上,作为江南的地头蛇,即便是那些盐商,也得去织造府拜一拜码头,织造府不仅管着江南的织坊,还承担着一定的监察江南的职责。江南这边作为龙兴之地,权贵数量并不比京城少多少,这些人万一搞出什么乱子来,对于朝廷来说,就是个很大的麻烦。尤其,作为朝廷的经济中心,江南这边的安定关系到了朝政的稳定,没有心腹在这里看着是不行的。

甄家如今承担着这样的职责,又有密折上奏之权,江南这边有头有脸的人物,谁不担心得罪了甄家,结果甄应嘉拿着笔在奏折上稍微添加几个字,然后就将自个坑进去?

圣上将甄家放在江南,虽说不至于是让甄家做孤臣,但是甄家好歹也得做忠臣,可惜的是,甄家素来的作风就是和光同尘,也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只要咱们有共同的利益,那么,大家完全可以一起愉快的玩耍。

甄家借助于手里的钱财,又借着织造府的便利,短短时间已经在江南初步编织出了一个牢固的利益网络。在这个过程中,花钱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甄家自个要保证自家的排场,还得花费足够的钱财供甄家子弟跟其他官宦子弟打好关系,再通过各种利益交换将江南那些权贵都拉到自个的船上,可以说是流水的银子往外花,甄家就算是再多的钱也不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