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店家则是跟小男孩对视一眼,各自看出对方的无奈。

罗杰-艾伯特在内的影评人还有更后排的幸运观众们都忍不住笑起来,遇到这样一个母亲还有什么办法呢。

接下来,佐伊扮演的女儿也出场了

,她偷偷摸摸的回来,想要躲开母亲的视线,没曾想却被保守的母亲发现自己接过吻,并且一张保罗-西蒙跟加芬克尔的黑胶专辑。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男声双重唱组合,大热歌曲《寂静之声》(thesoundofsilence)就是这二人的作品。

电影里面的这专辑封面非常经典,观众们一下子就辨认出来,甚至有种品味相同的感觉。

然而母亲却不允许女儿听着两人的歌曲,从母亲的言语里面可以听出来她对摇滚乐非常抗拒,认为歌曲里面全是充斥着毒跟性。

就算女儿据理力争,还是无法改变母亲的看法。

短短两个场景就将科恩嫂扮演的母亲角色给展现得淋漓尽致,控-制-欲很强,对其余事情非常固执。哪怕她是一个大学教授,可是却不知道怎么正确教育两个孩子。

“弗朗西斯的表演还是一如既往出色,演得很棒。”

“她让我想起了领居家的太太,也是这样。”

“有点过分吧,西蒙他们的歌很不错。”

“看看后面吧,说不定后面有反转。”

罗杰-艾伯特并没有跟其余人一样聒噪,而是沉得住气。

接下来的剧情就让大家看明白了,谁才是电影的主角。

小男孩因为发育比同班同学要慢很多,因此被各种嘲笑跟讽刺,结果是因为母亲虚报了威廉的年纪,让他小小年纪就完成跳级。

当一直喜欢他照顾他的姐姐离开家去当空姐之后,威廉的生活变被姐姐留下的一大堆摇滚唱片所吸引,逐渐步入正题。

这些摇滚碟片全是导演的私人收藏,为了拍摄才拿出来而已,平时异常宝贝。

“品味还不错,不愧是滚石的副主编,审美没有偏。”罗杰-艾伯特其实知道在音乐方面自己并不怎么权威,他只是有些欣喜,因为其中的很多唱片自己也有收藏,隐隐有种知己的味道。

当黑胶唱片开始转动的时候,就代表了时间的流逝。

转眼间那个还没发育的小家伙就变成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小男孩,他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各种摇滚音乐杂志,听一些乐评人点评音乐,听新出来的歌曲。

机缘巧合之下,威廉-米勒认识了传奇乐评人莱斯特-班斯,从对方那边汲取了许多关于摇滚乐的知识,并且得到了一个去采访不出名乐队的机会。

1973年的摇滚年代已经接近消亡,但各路摇滚明星跟乐队却是层出不穷,大卫-鲍伊、弗洛伊德还有齐柏林飞艇等等都让威廉迷醉。

罗杰-艾伯特低头看了一眼手表,开场竟然已经20分钟了,全部都是在讲威廉的故事,可自己却看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