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艰难地爬起来,把散落一地的书本收拾干净,头也不回地离开学校。夏油照旧带着五条搭上电车,但他们并未在东七街停下。

黄昏是暖色调的,第五区摩肩接踵的楼房全部泡在黄澄澄的光晕里,像一张年岁渐长的老照片。男孩们并肩坐在西行的电车里,身上落满夕阳,仿佛穿行于亘古绵长的河流。

街景飞快向后掠去,夏油靠着厢壁,风吹起散在肩上的黑发。

“没想到你还会打架。”他调侃,“真是人不可貌相。”

五条捂住流血的鼻梁,闷声闷气说:“你都认定我是穷凶恶极的偷渡客了,总要有点技艺傍身吧。”

夏油笑了:“那就大错特错。偷渡客也分三六九等,我上哪弄清楚你究竟是从四区还是一区来的?要是四区——他们可没比这儿好多少——某个山旮旯里的话,恐怕见过的人还没家里的牛羊多呢。”

五条下意识伸手去捂后颈,徉怒道:“哟,搞价值对立了是吧?就地行刑!”

夏油破功了,扶着车沿闷头大笑。五条高高挑起一边眉,半恼半喜地看着他,眼底的色泽很暖,像被霞光洒了一层蜜。

电车慢悠悠驶出城区,风里隐约传来潮湿的水汽。

五条心有所感地抬头,视野豁然开朗。昏黄天穹下,一望无际的河流缓缓向远方铺展,几艘货轮在岸边停泊,海鸥啄食甲板上的麦穗。

“走吧。”夏油对他说,“去码头透透气。”

二人熟门熟路地翻进码头,径直往里走。看门老头已经见怪不怪,直接对夏油摆摆手,让他自个儿玩去。

夏油在废弃的集装箱上坐下,正对横跨四大区的运河。远处依稀可见货轮的剪影,三三两两散落在铁灰色的河面上,像一条生产线上的几枚零部件。

它们为五区带来数以吨计的稻谷、蔬果与生活用品,再驮走等重的钢筋水泥。二区科学家用这些材料研究驱动铠的发展方向,剩下的分摊给军队、建筑院和制造商,由他们消耗掉五区工人不分昼夜的辛劳奔波。

而那些汗水换来的资源,则会在靠岸的第一时间流入各大商家,成为囤积库存的一部分;商人们绞尽脑汁地均衡利益,再用或昂贵或低廉的价格摆上货架,被居民们抢购一空。至于地下——五区住民多半不把他们当成“自己人”,只有指定的运输队会在每月“换气期”为工人们带去定额物资。

只要身处五区一日,大街小巷中阴冷潮湿的气味便会如附骨之疽般缠上肌肤,毕生无法摆脱。

夏油眺望着缓缓流动的大运河,手腕上驱动铠造成的挫伤隐隐作痛。盘亘多时的烦恼再次跃上心头,

他突然产生了倾诉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