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

换了其他地方,这战策玩不转。

然而这么一个易守难攻的绝佳之地,它并不是没有弊端的,它的弊端和好处一样大。

进难,出也难。

大厅众人盯着那幅地域图,季桓沉吟片刻,道:“主公,出益州唯有东北两个方向,然官道和长江水道,应当率先摒弃。”

益州出中原,是有官道的,是相对而言最好走的道路。从谷城出发往北,通过金牛道进入汉中郡,再穿过汉中东北方的子午道,也就是穿过秦岭,就能抵达关中司州了。

洛京,就在司州中北部。

但自从益州落到“杨泽”手里后,皇帝就在子午道的另一边关口增派重兵,此路不通。

另一个就是长江水道,四百里三峡,两岸陡壁无丁点冲积平原,河水汹涌且深不可测,整条水道又细又长。上游水师攻下来势如破竹,而下游往上攻则难于登天。

本来长江水道是很好的出益途径,问题是魏景手下亲信水师很少,大型战船也来不及打造,只能放弃了。

季桓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颔首。

只是除了这两条路,其他的最好也就差不多如崎山道般的险径。人少出已极难,率大军出更是难上加难。一个不小心,安王先前吃的大亏,自己就得吃上了。

季桓缓缓道:“主公,在下以为,若能在毗邻益州之处,寻得一盟友,当是上策。”

除了大军难出以外,粮草运输也是一个不亚于前者的重大难题。总而言之处处艰难,但若能与险径另一边的势力结成同盟,诸多难题立即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