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页

原来是这闺女在外头不忘记得乡亲们的好,知道吃饭不容易,在外面遇见领导可劲儿地为咱们生产队说话。

是的,传来传去,就传成队长带着秦老三和她闺女出门,为队里的粮食寻找门路。

正好遇见书记,才三岁的孩子就比手画脚地卖力为他们生产队说好话,书记同志是个好人,听说生产队情况不大好,跟着就派了人下来考察,后来书记从秦音音小闺女那得了启发,跟着就下了政策。

一桩一件全是利于大槐生产队的事儿,社员们都快传疯了。

眼下刚过完冬至不久,不是农忙,又因着最近好消息不断,社员们精神放松,下了工就闲叨磕,最初从记分员嘴里传出去的版本,传来传去就变成这样一个最终版。

可把社员们给感动坏了,老秦家好啊,老秦家会教人。

老秦家的小闺女就更好了,有福气不说,这么小一个人还这么会操心,可真叫人心疼!

陈秋花没跟其他人在一起,她喂完猪直接回了家,大儿子放在桌上那张报纸,她不识字,也没想着去看,倒是放学回家的几个孩子率先发现了。

捧着报纸就去找奶奶,黑面白面两个男孩子嗓门大,他们最是激动,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说:“奶,奶,你上报纸了!还有咱妹妹,对了还有小叔竟然也上去了?”

虽然小学认的字儿不算多,但大致看一篇报道,看个大概意思还是可以的,白面给念了一遍,遇上不认识的字半蒙半猜过去。

陈秋花听完哗的一下站了起来,“这报纸谁放咱家的?”

“秦国树,你是不是回来了?”

“给老娘出来,这种好事儿咋不早点说?你侄子说这都过了两天了,你才把报纸带回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