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头排着的几个社员转头一瞧,乐了,笑道:“咱囡囡先排,先排,囡囡是大功臣,排前面去。”
一个让一个,再着急也谦让着说要让老秦家的乖囡囡排最前面。
音音才三岁,按照标准她是按一个月八斤的口粮分的,拿到手上也有将近一百斤的,这里面有一半粗粮另一半则是大米加黄豆组合。
对社员们来说很不错了,他们以往也很少吃大米,几乎都是粗粮,大米那种精细的粮食都拿去镇上换粗粮。
所以有精打细算的社员掂了掂手中的粮食,决定趁着现在还没过年,早点把粮食背去粮站换了,附近这么多大队都发了救济粮,说不准再晚一些时候,就换不到粗粮了。
音音站在地上,看着比自己还高的一袋子粮食有些发愁,其他人看得好笑,就是不出声,让她干着急。
秦于礼也存了坏心思,没说要帮小闺女背。
团子想了想,决定自食其力,一会儿爸爸也要领粮食呢,如果再帮她背一定背不动了。
小小的奶团子迈着小短腿儿站在粮食袋面前,鼓了鼓小肥脸,伸出手学着其他大人那样抓住袋子两边的头儿,她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往外扒拉往外拖。
第一次发力没拖动,第二次再憋足了劲儿再拖,还是没拖动,社员们快笑死了,笑得东倒西歪,这是哪里来的乖娃娃,可太好玩了哈哈。
秦于礼也笑,笑够了偷偷伸出长腿帮着团子在袋子另一边使了点劲儿,这一次有了爸爸的帮助团子拖动了,然而还没等她高兴,因为一时没做好准备,猛地拖动了,一双撑在原地发力的小短腿儿没跟得上,啪叽一声给坐到地上。
团子茫然了会儿,感觉到屁股的痛,还有旁边坏大人都在笑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团子可太伤心了,丢死人了,她快囧死了,人再小也是爱面子的,当众这么一摔,叫音音哭得好大声。
这一天,秦于礼让他老娘拿着扫帚追了八条街,绕着整个大槐生产队跑了个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