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清泉拿着几只瘸腿的山羊试验完毕之后,发现她留下的两罐续骨膏比他祖传的药膏还好用,忍不住又过来讨了两罐为宋福治腿。
药膏牛清泉讨要,周蓁蓁就给,也不收钱。为此牛清泉还觉得美滋滋的。
但后来他发现,等周蓁蓁的药庄开起来之后,他成了药庄的大客户。
因为续骨膏的效果太好了,在他开设的医馆里,不缺钱的客人都点名要用续骨膏。致使续骨膏一度卖得比他的祖传膏药还贵,让他是哭笑不得,进而不得不大批量购入。
云喜从大宋庄回到周家坊,脚步兴奋而轻快。
一回到蒹葭馆,她忍不住了,“姑娘,火了火了,神童火了。我回来的时候,大街小巷都在讨论神童,更夸张的是,连我们大宋庄都有不少人知道神童的故事。”
周蓁蓁闻言笑了。她知道的,这段时间,一千册神童的话本已经刊印出来了,都摆在木子书苑的书架上开始售卖。从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被人发现,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变成了全庐江皆知的秘密。
神童就如同星星之火落入凡间,从一点点到如今的大火燎原。
有时候周蓁蓁会觉得她这是什么神仙运气?撒下的种子竟然给她一种遍地开花的感觉。
对于木子书苑来说,真的是意外之喜。
神童火的出乎他们的意料。十二岁及以下的孩子通杀,甚至一些弱冠上下的翩翩少年郎都偷摸地看了这本话本。
闺阁女子也成了这话本的购买主力军,将这本不涉及情爱的话本看得津津有味。
因为周蓁蓁采用的是白话文,不像以往那些话本文绉绉的,看起来费老鼻子的劲,识字但文学造诣不高的都能看明白过来。所以它是深受闺阁女子喜爱。
即使不识字的蒙童或者成人也可以通过话本上的工笔插画看明白这个故事。
并且因为周蓁蓁将故事的结尾修了,结尾那一段像是在为神童第二部 作铺垫,简略地写了主角神童张载成为大儒之后的思想体系,即‘四为句’中的前两句,也惹得一些研究儒家典籍的老家伙购买了原书来研究。
神童这本书可谓从上到下,各年龄段的读者可以说是一网打尽了。从来没有哪一部话本能做到这一点,不,甚至有很少书籍能做到这点。当然,对神童这话本,也有人说酸话怪话,但无一都被淹没在一片的赞赏之中。
如此阴差阳错地就形成了现象级的奇迹,这是周蓁蓁始料未及的。
所有看过神童的人都记住了张载和千行这两个名字,一个是书中的主角,一个是神童的作者。
所有看过神童的人都忍不住猜测作者千行是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