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和尚左手里提着一只活母鸡,背上背着一箩筐新鲜的白玉藕,右手还牵着只刚断奶的小猪仔,脸上八分笑意,十分无奈,“檀越真是受人欢迎。”
小姑娘被他这么夸,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用不着这些东西,”她吃的都是宗门的灵田灵湖里产出的带有灵气的食物,这些凡人的食材灵气稀薄,其实口味吃上去也没有灵食好,她不大吃得惯,“但是总归是他们一片淳朴心意,我拒绝了不好。”
“温檀越。”牵着小猪仔的大和尚轻声道,“你似乎,不擅长拒绝他人。”
“嗯……其实如果我真的为难的话,我也是会拒绝的。”温宁笑道,“虽然大部分时候没有必要,不过我知道我想要什么。”她这么说的时候,脸上带着一丝通透的笑意,“到了。”眼前是一扇小门,两边挂着她抱着一大堆的东西,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无音,扭头把吊着咸鱼的绳子塞进无音的手里,转头去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个穿着素色衣裙,头上挽着妇人髻的年轻女子,“温仙子。”她柔声道,而后有些困惑的看着温宁身后牵着猪抱着鸡的无音,“这位大师是……”
“贫僧无音。”无音下意识的想要行礼,然后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自己现在两只手都被占着,便微微点了点头。
那妇人福了福身,将温宁让了进来,“温仙子有些日子没来了,孩子们都挺想念你的。”这么说着,她将目光投入院落内,无音才看见有几个穿着旧衣服的孩子,年龄不一,大的有十岁上下,小的只有四五岁,略大些的手里捧着《论语》,略小些的拿着一本《三字经》,都在那儿摇头晃脑,咿咿呀呀。
这是个小学堂。
确切来说,是个孤儿堂。
温宁把自己手上的东西放下,“这是岚城的百姓,我上次看完病没收他们的诊金,他们就从家里给我带了这些来……”
无音听她这样说,便也放下了自己手上的东西。
“难为你想得到了,”妇人想了想,“你有些日子没来,孩子们都问我你到哪去了,我都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如今可来了。”
妇人姓蔡,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凡人女性一样,没有灵根,没有修仙的资质,甚至连自己的闺名都没有,只是嫁了人以后,便在名字前面冠上夫家的形式,人称王蔡氏,出嫁不到三年,短命鬼丈夫便一命呜呼,夫家嫌弃她扫把星,把她赶出了家么,她又变回了蔡氏,娘家嫌弃她被赶出了夫家,也不要她。
她一个人孤苦伶仃,无处可去。
孤儿堂的上一任“姆姆”,李婆见她可怜,便收留了他,给她在岚城落了户,算是选了个性子柔顺的下一任。
温宁从蔡氏相识完全是一场意外,那日她照常到岚城义诊,孤儿堂在李婆去世之后便每况愈下,蔡氏一个年轻寡妇带着一群孩子,她性格又温顺,难免受人欺负,好在平日里左邻右舍也可怜这个孤寡女人和一群没爹没娘的孩子,多有帮衬——然而孩子病了,他们也是帮不着什么忙的。
蔡氏没钱请医生看诊,抱着小三儿便冲到了温宁的义诊摊前,对着温宁磕了三个响头。
温宁不是没见过这样的病人,她却记得蔡氏的话,或者说,她记得每个这么求她的人说的话:“求求大夫救救我的孩子,民妇来生当牛做马,必定报答。”
小三儿的病症并不严重,只是普通的小儿咳嗽高烧,温宁给他把了脉,施了针,又开了药方,给蔡氏分了药,那蔡氏抱着孩子,又给温宁磕了一个头,小姑娘知道不给她磕这个头,她是不肯心安的,也就没有扶她,只是轻声道,“当牛做马是不必了,夫人若是有什么能帮上我的,我便来找你。”
从此之后,温宁偶尔便去孤儿堂看看,上一次来的时候,蔡氏记得她手上牵着个约莫两三岁的小姑娘,似乎是家里养不活,给丢了的弃儿。
这孩子没有灵根,是不能带入山门的,甚至都不能做个打杂的门外弟子。温仙子把她留在孤儿堂,拜托蔡氏照看。
蔡氏想,这大约就是温仙子说的“我若也有事你帮得上我,我便来找你吧。”
“温仙子!”孩子们早就忍不住了,他们手里虽然拿着书,眼神却不住的往温宁这儿撇,一看蔡姆姆对他们笑,便知道她许了他们丢下书,跑来抱抱温仙子,便纷纷丢了手上的《三字经》,《论语》,《诗经》,飞也似的冲出来,牵着手儿绕着温宁转,“仙子,仙子你可来了,这些日子我想死你了!”
“仙子仙子,这些日子你去哪了呀?莫不是去别的仙山了?”
现在大和尚左手里提着一只活母鸡,背上背着一箩筐新鲜的白玉藕,右手还牵着只刚断奶的小猪仔,脸上八分笑意,十分无奈,“檀越真是受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