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才作罢,命程珪好生将女儿女婿送出门去。程珪带着弟弟立在门口,拉着谢麟的手,千恩万谢,谢麟低声道:“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并不麻烦。”
————————————————————————————————
离了程家,却没有先回谢府,而是往书坊里去——谢渊的文集结集刊刻了,样书已经校过,正式印了两百套。他活着的时候也有些名气,人死了近二十年,记得他的人便不太多了。两百套的文集,谢麟拿了一百套去送亲朋故友,剩下一百套在店里卖。
谢丞相文稿结集刊印也就提上了日程,今日是去看样书的。
谢麟不是很乐意,但是想到饯行时对程犀许诺的至少要装得像一些,捏着鼻子也去了。
王瑱亲自迎出来,他儿子遇赦还乡,家里不少买卖都有了帮手,他自己跟着谢麟到京城来,颇有一些吕不韦的感觉,为谢麟做事尤其尽心。知道谢渊文集卖得不太好,便不提谢丞相的文集还没刊出来,就已经有人上门打听预备买的事情,只说已经校好书好雕好版。
谢麟转了一圈,并不仔细地巡视一回,没有挑出毛病来,只说:“是不是有点多了?”
王瑱委婉地道:“老相公高寿。”活得久,写得就多嘛!
谢麟不吭气了。
王瑱又问:“不知学士的文稿,是否也可……”尤其是科考文章,应制诗,正赶上科考的年份一定会火爆的。
谢麟还没有想过这件事情,他要刊印出来的文章必定得他自己精选的,一定能流芳百世的,绝不能让人挑剔说应制而作的。而且,他书院还没开呢,治学习得还没整理好呢!至少得过个几年,让他攒个集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