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闲话本来就多,白小娴也不以为意。
等到了李家,看到了那孩子,她这才知道这话有多真。
五六岁的孩子,皮肤白的像剥了皮的鸡蛋,长的无比精致,眼睛圆溜溜的,小嘴唇吧嗒吧嗒的。
反观李家老大,方脸长鼻子,厚嘴唇。
白小娴脸上露出几分微妙的神色,这也太不像了吧?
要是在现代,说不定还会被认为是拐来的。
老爷子心里焦急,把白小娴领到小孩的床前,就连忙问能不能救。
白小娴掀开小孩的衣服,他的肚子被撑的油亮,微微涨起。
“怎么样,你能治好阿泽吗?”李家老大问道。
白小娴没说话,轻轻的按了按他的肚子,很硬。
与此同时,沉睡的阿泽不适的轻哼了一声,看的李家老大心焦。
“你到底能不能治!说句话啊?”
白小娴没回答他的话,反而问道:“他是怎么病的,有什么症状。”
李家老爷子回忆道:“是受凉了,有天晚上发烧,两天才降下来温。之后就一直不吃不喝,肚子也涨起来了。”
一直不吃不喝?
白小娴疑惑,看了看小孩的脸色,透着蜡黄。
“他……”白小娴犹豫了一下,“正常上茅房吗?”
李家人愣了,半天吭吭叽叽的说道:“我们不知道,都是孩子他娘照顾,我们不晓得那么细。”
“哟。”
周玉眼神古怪,“我还以为你们有多急呢。”
李家老大涨红了脸,低声说道:“我去叫孩子他娘。”
不一会,他就带回来一个妇人。妇人眼圈泛红,倒豆子一样说了一堆话。
“我家阿泽,半个月前受凉发了高烧,几天都降不下去。后来烧是退了,但精神差,一直不想吃饭。有一次我给他洗澡,一脱他的衣服。肚子涨了那么大!”
妇人比划了一个大小,哭着道。
“去村里瞧过了,大夫说看不好。阿泽不吃饭,肚子硬的慌,就连茅房也不上了。”
听着妇人说话,白小娴眼睛一转,问妇人:“是怎么退的烧?吃了什么药?”
发烧,一旦连烧了几天,医治难度就会加大。
因为高烧不退而死的人大把都是,这村里就一个赤脚郎中,怎么还有这本事?
白小娴一问,妇人脸色就有些奇怪了。
她顿了一顿,说道:“吃的啥我也不晓得,都是大夫拿的,我们就照着熬。
第一十八章 进了牢房!
白小娴将信将疑,“还有药渣没?”
妇人摇了摇头,说道:“早没了,吃了一直没用,前几天就不吃了。”
这一家人怪怪的。
言语模糊,她一时间也分辨不出是什么毛病。
不曾如厕……
白小娴心存疑惑,先开了点调理肠胃的药,向李家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