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页

国色 梦溪石 2856 字 8个月前

“还有一事。”刘远道,“盐铁酒官营与否,如今朝堂上闹得沸沸扬扬,想必你也有所耳闻?”

刘桢:“听得一二。”

刘远叹道:“但凡善法,到了民间,未必还是善法,对官吏来说,他们视之为恶的,乡野之民兴许反倒欢喜鼓舞。”

他自己出身寒微,对这一点当然有着更深的体会。

刘桢一边点头应是,一边凝神细听。

又听得刘远语重心长道:“此事事关重大,断不可偏听偏信,草率行事。宋谐孟行郭殊等人争论不下,乃至地方官吏,御史呈上来的奏表皆说法不一,说到底无非是他们利益立场不同,方才各执一词。我虽倾向官营,却也不能单凭我一人喜好,便轻易决定,否则以恶为善,贻害天下,又与暴秦何异?因而你此番出门,还须代我暗访乡野,收集民声,以作咨政建言。”

先前巫蛊一案,几乎磨掉了刘桢的所有信心,及至此刻,她才忽然明白过来,站在她眼前的,是打败天下群雄,凭一己之力开创一个朝代的皇帝,即使对人心有再多的猜疑和揣度,也不能因此忘记他的功绩和成就。

单是方才这一席话,就有了堂堂一代帝王的气度。

换了庸君之流,是绝对说不出来的。

++++++++++++

作者有话要说:注:

1、丹砂就是水银,

2、马鞍和马镫是划时代发明,大致年代是公元1-3世纪之间,但没有具体时间,在与西汉刚刚建国没几年同个时间段的乾朝,应该是还没有的。而且对于是匈奴人还是中原人发明的,也没有定论,本文采用后者。这两样东西非常重要,但不可能所有事情都由刘桢做出来,她有她的优势,但聪明的古人同样也很多。

评论来不及一一回,这里集中回复下,请大家原谅我的偷懒~(__)

1、关于公主和亲【昨天好像看到有人强烈要求我肥答这个问题】:不错,汉朝历史上没有真公主和亲,但首先本文背景不是汉朝,这是架空小说。有些朋友因为把对汉朝的感情代入因此不满,对此表示可以理解。不过汉朝虽然没有真公主和亲,但他们同样用了宗室女、宫女去和亲,如果要说侮辱,这同样是一种侮辱,难道宗室女因为身份没有公主高贵,所以就不算屈辱了?汉高祖尚且有白登之围,明朝更有土木堡之变,堂堂皇帝被异族俘虏,这比和亲要屈辱更多了吧,但为什么后人仍然对汉朝和明朝高度评价,因为一个朝代不可能全部都是光辉的历史,而些许污点也并不能掩盖它整体的辉煌。一个民族只有经历过坎坷,才会努力寻找崛起的道路。

2、刘桢为什么不阻止刘妆和亲:她阻止过了,但刘妆和亲有她自己的理由,上一章借张氏还是刘桢【我忘了,原谅一个人老健忘的作者= =】的心理活动说出来了。刘妆是希望自己的牺牲能够换来父亲对姐姐和弟弟的愧疚,从而保证他们以后有好日子过,所以她很坚持,张氏最后放弃劝她了,因为她也明白了刘妆的想法,刘桢就更不可能劝住了。

3、关于亲情和人性:世上有刘远那种人,当然也就有刘楠这种人,刘远代表了大部分皇帝,但刘楠也并不是就不存在。虽然这个世界很现实,我们也看过许多人性的黑暗,但不代表光明就是不存在的,正是因为有了黑暗,光明才显得更加可贵。

☆、第92章

阿平今年刚满十三岁,换了在穷人家,这个年纪是可以嫁人换彩礼贴补家用的时候了,但阿平的运气实在太不好,就在一个月前,连续下了许久的暴雨,以至于湘水泛滥成灾,沿岸人家十室九空,农田被淹,平民连唯一的生计来源都被断绝,虽然还没有到人吃人的境地,可已经有不少人迫于生计,不得不来到长沙自卖为奴婢。

阿平一家就是其中之一,她的父亲为了让自己和阿平的弟弟有一口饭吃,打算到奴市发卖阿平与阿平的母亲。

所谓奴市,就是将奴婢集中到一起,与牛马一道买卖,因为资源集中,所以经常会有达官贵人到奴市挑选,但是进奴市是需要交钱的,阿平的父亲舍不得出那份钱,所以就只是四下寻找关系,想要让人将阿平母女买走。

阿平的母亲虽然因为营养不良而瘦骨嶙峋,可总归还有几分姿色,身体也健康,三天前终于被人以三千钱的价格买走了。据说买人的也是奴贩,他还要把阿平的母亲带到大户人家那里再发卖一次的,这样可以赚更高的价格,其实阿平的父亲一开始打的也是这个主意,奈何他们这种穷苦人家可没有什么门路能跟达官贵人打交道,所以只好贱卖了。

现在就剩阿平还没能被卖掉,阿平的父亲眼看没有办法,只能把她带到奴市去,忍痛交了一千钱,然后让阿平在奴市里如同货物一般任人挑拣。

“还有一事。”刘远道,“盐铁酒官营与否,如今朝堂上闹得沸沸扬扬,想必你也有所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