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怎么可能会记得?
她只把诗词和一些比较有名的作者的给填上了,像鲁迅家里就有他的文选。等到26日晚上,数字已经写完了,有公式往上套还算简单。语文却写得半半拉拉,翻开看每一页都有写不上的,那些词性和分析句子成分的全空下来了,她现在看语文的句子成分都要先在脑海里倒腾一下英文的句子成分才能想明白。
林妈妈过来问:“要不给你请个假你再写一天?”
妈你真好。qaq
林美:“不用,我去学校借别人的看看。”
第二天,林妈妈给了林美五十块钱,“看有什么需要的就买吧。”
林美把钱放笔袋里,最后检查一次作业、钥匙才出门。林妈妈站在门边看她检查,说:“你最近有规矩多了。”
林美:“呵呵。”问林妈妈,“需不需要我买点什么回来?家里缺什么吗?”
林妈妈知道最近孩子是真懂事了,会帮家里忙了,想了下说:“抽下水道的皮搋子坏了,你带一个回来吧,就在五金店里买,超过十块就算了,最多八块。”
这东西的价格倒是这么多年都差不多。林美记得她买的时候是十五,好像也没贵到哪里去。跟冰糕的涨辐不一样。
纺织厂附中是本厂子弟学校。从家属院出来,林美就遇上不少提着书包去学校的人,附中旁边就是附小,到了过马路的时候,八成的都是他们院里的孩子,小到六七岁的小萝卜头,大到跟她一样的初中生。
林美记得的人有限,何况现在不是一个班的平时也不说话,哪怕都住在一个院里,前后几幢楼,还是不认识的人多。
等进了附中校门,打招呼的人就多了。一个扎两小辫,像最近电视上刚重播的《婉君》那样把两边麻花辫弯成个环的女孩过来亲热的挽住她的手,“行啊,林美,一个暑假都不给我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