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 57 章

大清第一太子 时槐序 3538 字 2022-09-03

她正苦于一个人在后宫没有人帮衬呢,刘姑娘就闯了进来。岂不是正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刘姑娘若入宫,也是独身闯虎穴,总需要人扶持的。她现今也在宫中生活了些时日,看了许多,只要不是个傻的,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但乌希哈还真怕她就是个傻的,或者碰到个二愣子。

她想了想,招手将燕喜唤过来耳语了一番,吩咐说:“你找机会把其中利害关系分析给她听。务必让她明白。”

燕喜领命而去。次日,二人见面,刘姑娘对乌希哈一改往日态度,不再如之前一般,唯有客气与恭敬,反而多了几分亲近。

乌希哈很是满意,心中松了口气。

承乾宫。

皇贵妃佟佳氏一边逗着胤禌一边冷哼:“平嫔也是好手段,竟请动伯爵府的大姑娘相助,倒是让她顺利怀了龙嗣。你这头孩子还没满月呢,风光都被她抢走了。”

本来众人的目光都在佟妃身上,皇上日日来看望小阿哥,陪着佟妃逗孩子。平嫔有孕之事一出,不但众人的目光被吸引走了大半,就连皇上也不日日来了,反而分出了大半去咸福宫。

这事换了谁心里都会有点不舒坦。佟妃却不这么认为,反过来劝慰皇贵妃:“姐姐莫生气了,我觉得如此更好。我入宫才多久,不但得封妃位,还有了麟儿。看似风光,谁知又惹了多少人的眼。

“现今平嫔有孕,正好帮我分担一部分关注,我可借此机会沉寂下来,也不算坏事。便是皇上……皇上后宫妃嫔众多,我们是他的女人,平嫔也是。小十一是他的孩子,平嫔肚子里的也是。皇上是天子,总要讲究雨露均沾的。姐姐,不如我们想开点。”

佟妃轻笑着将胤禌抱起来:“你看!皇上不来,我们还有小十一呢。姐姐,我不求皇上对我一心一意,求不来的。我只求小十一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

佟佳氏怔愣当场。

不求皇上一心一意,求不来的。

是啊,求不来的。

求不来的。

佟佳氏突然笑了,转而又哭了。

佟妃不知所措:“姐姐?”

佟佳氏擦干眼泪,理了理胤禌的抱被,:“我没事,只是笑自己傻。若我当年有你想得这般通透,也不至于……”

不至于如何,佟佳氏没再说,她深吸了一口气,握住佟妃的手:“记住你今天说的话,往后不论发生什么,都要以小十一为重。好好抚养小十一长大。”

语气过于沉重,仿佛在说遗言一般。佟妃有些慌:“姐姐!你……”

佟佳氏挥了挥手:“回去吧。十一才这么点大,别让他吹了风。照顾好他。”

佟妃张了张嘴,这话一听就是托词,她想说点什么,可佟佳氏明显不愿意再言语,只哄她走。她没办法,唯有离开。

众人散去,佟佳氏看着胤禌遗落的拨浪鼓怔怔出神。大约是同一个父亲,母亲也是姐妹的原因,胤禌和小格格虽然一男一女,长相却极为相似。很多时候,看着胤禌,她总觉得看到了自己的小格格,恍惚有一种小格格回来了的感觉。

也是因此,她又开始夜夜做梦,梦到小格格。有时候是在同小格格玩闹,母女嬉笑;有时候又变成了小格格在指责她没保护好自己;甚至还梦到小格格一脸血地看着她,让她给自己报仇。

佟佳氏每晚的心情都尤为复杂,既希望自己快点入睡,便能早点见到小格格,又害怕自己睡去,看到的是小格格的惨状。

如此折磨,她一颗心彷如被钝刀来回碾割,鲜血淋漓。

求不来的。求不来的。

佟妃这四个字不停在耳边回响,好像在提醒她有多傻。

天子的一心一意哪里是她能求来的。连比她小七岁的妹妹都知道,皇上的宠爱也好,宫里人的目光也罢,甚至身份地位权利等等都没有孩子重要。偏偏她从前看不清,等她看清时,一切都迟了。

如果她早点看清,或许就不会在怀孕之时还紧握后宫大权,执掌宫务,不肯给别的女人机会,以致自己孕期劳累。如果她早点看清,或许就不会因为德妃与胤禛等事耗费心神,以致突然动胎气生产。若非如此,她的小格格是不是就不会生来羸弱?

瞧,妹妹心宽,整日乐呵,胤禌出生之时便十分顺利,身体健壮。

若是把时间拉远,如果入宫时便这么清醒,她又怎会对乌雅氏背主爬床一事耿耿于怀,即便时隔多年也放不下?若当年她心性豁达一点,没有明里暗里嘲讽,给乌雅氏难堪,甚至算计她将胤禛要了过来,是不是二人也不会闹到剑拔弩张?

当然,她依旧恨乌雅氏,甚至迁怒着恨胤禛!可她也恨康熙。

这两年,她一直在想,如果康熙没去木兰围猎,如果他取消行程留在宫里,是不是乌雅氏就会有所顾忌。她的小格格就不会死。

各种想法充斥脑海。佟佳氏止不住地后悔,后悔这,后悔那,后悔许多事,后悔每一个细节。

她就这样坐了一夜,天将明时,她的心一点点平静下来,有了抉择。

她是一个母亲,至少她要对得起她的小格格。

六月,酷暑来临。

胤礽的禁足早就解了,可他依然不想出门。一则他不耐暑热,屋子里置了冰,凉快清爽,不必外头舒服?另一则他还需兢兢业业地看书本,看视频教程,刷题。

学海无涯,他只能苦逼往前划。

往日里最喜欢闹腾的太子,许久未出毓庆宫。时间长了,就连康熙都觉得奇怪,亲自过来查看:“朕问过你的几位先生,都说未曾布置多少作业,你哪来这么多功课?一日日地忙不完。”

胤礽摊着一桌的书籍给他看。

康熙打眼瞧过去。

行吧,明白了。五台山带回来的那些。

“汗阿玛,这些书都很重要,若不学透吃透,恐怕许多东西都难以理解,那些机器也就无法制作出来。再说,现如今我还担着尚书房讲学的差事,要与光哥一起教导诸人呢。若当老师的自己都不懂,如何教导学生?还怎么为我大清培养人才?”

顺治的书,康熙也看过一些,虽然大多看不明白,但少数浅显的还是能够理解部分的,也大致知道那里头说了哪些惊异之事,又有哪些惊异之物。每个都让他震撼不已,心中久久未能平静。

听得胤礽如此说,康熙本张嘴想劝他莫学了的话活生生咽回去,改口道:“那也得注意休息,不可因读书伤了身体。”

胤礽点头:“儿臣知道的。”

康熙环视四周,指着屋里冰盆蹙眉:“撤两盆。”

胤礽赶紧丢下笔,站起来抱住身边最近的冰:“不行!不许拿走!”

“置这么多冰,你受得了?若是贪凉受寒了怎么办?”康熙怒瞪,转头又骂奴才,“主子任性不晓事,你们也不晓事?也不知道劝着点,竟由着他胡来!”

胤礽跳脚,“怎么就受不了了!您撤了,我才受不了呢。您要是担心我着凉,大不了我再披件外袍总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