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七零懒惰红包群 然君O 3245 字 2022-09-03

“我和你妈带着茵茵去就行,你们忙你们的吧,估计祖宗也不太乐意看到你们,主要的还是茵茵。”

苗于富几个忍不住笑。

苗学松想了下点头:

“那也行,你们是骑车子去还是走着啊?那里面没有小路能骑进去,大长草的还是得走一段。”

“我拿着镰刀边走边割就行,不用你担心这个。”

饭后除了茵茵和苗爷爷、苗奶奶,其他人都去场子里上班或者赶车去了。

自打场子里盖了宿舍后,苗于喜两口子也搬了过去,两个人都是场子里职工,分个屋子还是可以的,白天苗于喜仍跟着苗学松父子上街拉活,赵桂花就在场子里养鸭子和大鹅。

现在养鸭子和鹅好养了,一天喂上两次,早上放出来,让它们去池塘里玩水,池塘里的鱼已经足够大,不怕被它们吃掉了。晚上的时候再将它们如数地赶回来。

数量大,也不会每天都数数,反正在场子里也不怕丢。

平时三只狗都撒在场子里,狐狸、黄鼠狼都被它们撵得跑了出去,倒也不怕有什么东西会偷吃。

越桂花做完这些便去菜地跟着李丽娟她们除草,活不算太累,连七个多月的于小红都能做。

话题扯远了,再说苗洪举去供销社买了一叠的黄纸,又买了几瓶白酒,家里还有过年别人送的糕点没拆包的,拿上一包,便带着茵茵和苗奶奶骑车子去坟地。

孙琪是茵茵在哪,她就跟到哪,到了不好走的路后,正好还能由她在田边看车子。

这不是茵茵第一回去坟地。

跟别人家姑娘一辈子不去娘家坟地不同,茵茵打十来岁就会去。

家里的祖坟葬在这里,过年、过节上坟的时候,她这个家里唯一的姑娘都会跟着来,每回爷奶和爹妈都要求着祖宗保佑她健健康康的,又怕祖宗太喜欢她了会带走,还要费力解释,所以打小来上坟茵茵就没觉得害怕过。

一排的坟包有十几个。

从太爷爷往上便都称呼为老祖宗了。

连当年没有见到尸身的老姑奶奶都有一个衣冠冢在这里,接受后辈们的香火。

奶奶先将每座坟上的草都割掉,爷爷则是拿铁锹填土,每次上坟都要填填土,时间越久的坟包越小,如果不填土,到时都看不见了。

平时上坟每个坟包前都要烧一些纸,最后坟顶压一张完好的纸钱。

今天不光压了黄纸,还压了张红纸,这是向祖宗们报喜的。

一般只有家里后辈要结婚才压红纸的,但茵茵已经过来压过几次了,开办场子压过,她夺得国家竞赛一等奖后也压过,今天又来压了张红纸。

挨个坟磕过头,苗洪举高兴地将茵茵取得的成就跟祖宗们汇报一遍,又常规求祖宗们保佑后,才带着茵茵离开。

坟地离家不算太远,一来一回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到场子里了,苗洪举和苗奶奶去忙自己的活茵茵有自己的事不用他们管。

茵茵带着孙琪检查了遍场子里的各处,尤其是她的培育基地,玉米苗和水稻那里。

玉米是自己培育出来的种子,这个得详细做记录的,她离开这十来天是由三哥帮着记的。

三哥做事就是叫人放心,记录得很详尽,显然自己不在,他每天一早一晚认真地来地里看过了。

先前在培养槽里种的长得比后种的高了一倍,现在都有一人高了。

孙琪惊讶地上前看着玉米地:

“茵茵,你看这一个杆子上竟然结了两个棒!还有三个的?”

茵茵点头:

“是的,所以肥不能少了,不然两个都长不好。”

“一般的玉米都是一个棒吧?这是因为你特意培育出来的才结了两个的么?”

“不完全是吧,生产队里玉米好像偶尔也有结两个的,但不等长实了会将它们掰断一个免得争养分,到时一个都养不成。”

“噢,那要是像家里这种都结了两个以上棒子的,施了肥就能长成了?”

对农业方面,孙琪是真的一点都不懂。

茵茵又何尝不是呢,她只是更相信自己做出来的东西罢了。

菜还是在市里买呢,快五月中旬了,有的种得早的青菜也上市了,只是数量没那么多,不少人去晚了就买不到了。

所以场子里的青菜每天拉到街上仍是可以卖掉的。

想到今天早上茵茵看到李丽娟拿给她的账本,茵茵都惊得合不上嘴!

占着个“早”字,青菜价格翻了1.5倍,可最贵的也不过三二毛钱一斤,就是这样,一天卖菜的收入竟高达七、八十块!

卖菜不比拉脚,这个是场子里的收入,没有给他们拉脚的人分,场子里有大秤,每天一早或者头一天晚上摘好的菜,在早上搬上马车前由姥爷统一称个总重量,虽然相信自家人没有人会私藏起来,但即是场子,还是得按正规的程序来。

晚上交回来的钱数不能相差过多。

在这点上李丽娟做得非常认真,该多少就是多少,如果谁早上拉的重量和晚上交的菜钱有差,她就会问明白原因,越来越像一个正规的会计了。

说到人,这会儿就遇上了。

李丽娟围着头巾对茵茵二人道:

“太阳正毒着,你们挑避阴的地方走!忘了叫你爹在街里给你买个凉帽戴。”“我知道,妈围这么厚的头巾子不更热?”

“等我回去找找薄的纱巾围,这太阳要是不围上点能晒破皮。”

今年天气比往年热,还不到六月份,太阳就这么毒了。

“最好叫我爹给你也准备了凉帽才好!”

“不用你操心这些小事,对了,场子里的蛋又没少攒了,你看看是联系小叶,还给他们送军区去,还是送街里收购站?”

卖给军区也不是按零售价卖的,跟收购站那里收购的一样价,只好在那边要的量多,而且养成的鸡鸭也要。

“还是等我问问叶隐川的吧,他那边不用再送收购站。”

“行,给他还更方便了,不然鸡蛋拉到收购站,这一路的颠簸还不得碎上一些!”

茵茵笑,自然是交给叶隐川更省心了,送收购站人家想要勒大脖子,就会胡乱挑剔,想要东扣西扣的,扯得烦,哪像叶隐川那里,称了重量就完事了。

在场子里检查了一遍,见没什么问题后,茵茵便回到家里,开始研究她在美国买回来的机器。

而被她念叨着的叶隐川这会儿也不轻松。

昨天晚上才回来,今天一早便在会议室,跟着开会。

“据这两年不完全统计,部队的运输汽车磨损率大增,带来的损失无法估计,现在国家提倡部分地区交通不便利,可以组织当地人架桥修路。咱们应该更支持这个政策,辅助政府部门将路给修好了,这样再运送物资时也能更便利。”

“司令说的这事我们也知道,当然也配合上级领导下达的命令,只是这事应该不归咱们军区管吧?”

“归城建管,这不是说叫咱们配合着么。”

听司令这样一说,大家都没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