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们有些无法应对这个局面。
反而袁绍正襟危坐,“诸公,孟德这次输的很惨,有些怨气也很正常。也不知是董贼手下谁出手,竟然这么歹毒,差一点孟德就回不来。若让我遇到时,定然将那人挫骨扬灰,碎尸万段!”
但袁绍私下里也有其他念叨,败的好,若是赢了,他的父亲,他的族人,恐怕就要被气急败坏的董卓碎尸万段了。
另外,袁谭得了传染病,也不知去向。
袁绍十分为他担心,此刻毫无心情可言,“诸公慢饮,绍先行告退了。”
诸侯们原本各怀异心,见到这个情况,立刻席散。
第二天。
曹操谁也没见,直接领军返回陈留郡。
原本诸侯们谁也不愿第一个离去落下骂名。
此刻蠢蠢欲动。
于是,很快,诸侯的散场变的一发不可收拾。
有些人走的很平静,比如陶谦、孔融等人。
有些人则趁机在返程路过的地方安插人手,比如公孙瓒。他经过平原郡,强行接管了过来后,交付给了刘备管辖。
平原郡属于冀州南部的关键大郡,横跨黄河,渡江的重要渡口一半在这里。
并且,和公孙瓒的北平郡,南北夹击袁绍渤海郡的态势。
有些诸侯还没有离开洛阳就翻脸了,公然开始解决以前的矛盾。
比如兖州牧刘岱,问东郡太守乔瑁借粮。
他们两个的关系放到现代,一个是高官一个是市长。
乔瑁根本不听顶头上司的命令,推辞不给。
刘岱二话不说,直接带兵冲进了乔瑁军营,直接给杀了,然后以州牧的身份接管了部众。
其实刘岱也很难,他这么果断杀了乔瑁,是在杀鸡儆猴。
因为他的衮州还有两个不服,曹操和张邈。
袁绍是最后一个走的,所以,刘岱以上官的身份杀乔瑁这事情他看到了。他的身份是冀州的一个太守,冀州牧是韩馥。
十八路诸侯散尽,他们各自带着野心,引领天下进入到了彻底动乱的年代。
……
西都长安。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四大古都之首。
城墙高大如山,周长三十余里。
不过洛阳作为东汉帝都二百年,这让长安持续衰弱,以没有昔日大秦、西汉的辉煌。
但作为来往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繁华程度依旧名列前茅,人口还有三四十万。
在城池核心圈有一座都督府,这里是董卓赐给张辽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