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当当,五百兵器扔了一地。
孔融仿佛被敲打了五百遍,他急忙来到袁谭身边,“大公子,您也看到了,我成功劝服了他们。还有许多话想要对您说,这边请这边请!”
说完,一把拉起袁谭就走。
“……。”袁谭。“衍圣公大人三岁能让梨,大彻大悟总是来的这么汹涌澎湃,诚不欺我。”
孔融自然知道由于孙观他们的表态,他已经是侧漏了。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少顷。
州牧府。
孔融恭敬的拿出了印绶和青州户籍总表,道:“大公子,这乱世中,百姓过的十分疾苦,青州百万户,以后就依靠大公子了。”
袁谭起身,郑重接了过来,道:“我袁家来到青州……,我父亲大人说,孔北海是识大体的人,是圣人的子孙,他的心中,只有百姓的安宁。所以,我父亲的十万大军并没有来这里,反而亲自带兵围剿青州黄巾军。”
“我如今一见衍圣公,果然是名不虚传!”
孔融当然听出来这句话的意思,袁军主力大军来到这里,他肯定是抵挡不住的。
而袁军没有来这里,而是去围剿黄巾军,这体现了袁家一直以来的宽厚。
孔融其实后面想了想,杀袁谭能活一时,不杀能活一世。
他当然机智的作出了选择。
孔融落下了眼泪,道:“大公子,请宽恕孙观他们吧,千错万错,都是我孔融的错。”
袁谭点了点头,既然孔融已经转变,他也不至于器宇那么低,道:“以前的事情就不要提了。”
“对对,对对。”孔融道。
少顷。
孙观、王脩等青州文武都来拜见袁谭。
孙观看着孔融,直接道:“衍圣公大人,太史慈还杀不杀了,还在地牢里面关着呢。”
显然,孙观依旧很气恼孔融。
随着袁谭的目光,孔融脸上再一次火辣辣的,“孙将军,这事情我做不了主,你还是问大公子吧。”
第二天。
太史慈在家中收拾行囊,他昨日里已经在袁谭那里告辞了,今天就要启程赶往江东,投奔建业刘繇去了。
“人之初,本善……。”
外面传来童谣的声音。
紧跟着便是百姓的欢呼声。
如今城中百姓,对于归于袁家麾下,真是听声音就知道是何心情。
三字经已经遍传全城,无人不会背诵。
经文中蕴藏的道理,让整个地方的百姓素质都提升了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