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我们真的是路过的……。”底下活着的人装虚弱:“救命啊!”

因为没有照明的工具,大家也不敢轻易地下去,更不敢救人,明知道有问题,还去救人那是二缺。

幸好,这个时候,那边有工部的大匠,让人打着几盏牛皮纸灯过来。

铁青第一次见到这种叫“牛皮纸灯”的东西,他记忆里这玩意儿应该是马灯的古典称唿,但并非如此。

这种“牛皮纸灯”,其实是一种用薄薄的,特别制作的牛皮纸煳成的灯笼,不透风,外头再刷上一层透明的植物油,这玩意儿就能防风防水了。

虽然个头小,照亮的范围没有火把那么大,但是的确是让灯里的蜡烛稳稳地燃烧着,

听那工部的人说:“这种灯笼,沿海地区大部分用于船上,也有”船灯”的叫法,尤其是有风有雨的天气,吹不灭,淋不透,非常好用!”

“是吗?”铁青也想要个这样的灯笼。

“其实还有一种羊角灯。”工部来的人比划了一下:“那才叫好!”

羊角灯是用羊角加工后的材料做成灯罩的灯,并非是用纸煳的灯笼。

用羊角煎熬成透明液,凝而压成片,谓之明瓦;制得灯罩,谓之羊角灯。

羊角灯完成效果具备了角质的半透明特点,有很强的照明透光性;同时又密闭防火性极佳,所以羊角灯又叫“气死风”。

由于工艺复杂,造价高昂,大都只在皇家宫中和贵族府第中才有使用。

做好的羊角灯还可以进行上色或纹饰作画,常见黄白色、青蓝色和红色。而且一般都会在上面写上宅子的主人姓氏或者官称。

“这个不错啊!”铁青来了兴趣:“咋做的啊?”

“那种灯笼啊,必须要选取优良的羊角,截为圆筒,然后放在开水锅里,和萝卜丝一起闷煮,待煮软后,用纺锤形楦子塞进去,用力地撑,使其整体变薄;如是反复地煮,反复地撑……每次换上鼓肚更宽的木楦,直到整个羊角变形为薄而透明的灯罩为止;这样制作的羊角灯罩的最鼓处直径常能达于一尺甚至更多,加上附件制为点蜡烛的灯笼,上面大书三寸见方的字,提着或挂在大门上面,非常方便又得体。”工部的人侃侃而谈:“最好的羊角灯罩,半透明,薄得像纸一样,而且没有一个接缝!”

铁青听的双眼发亮,他们家也有几个灯笼,但是不咋样。

乡下地方,能有蜡烛用就不错了,灯笼这种东西,只有正月十五的时候才会有,而且多数都是花灯。

用料颜色花样居多,质量真的不咋地。

“许多羊角会在撑大的过程中破损掉,最后能成功的不会太多,尺寸大的尤其难得。”工部的人告诉铁青:“大公子成亲的时候,京中送来的四对羊角大灯,就是精品了,可遇不可求的羊角大灯啊!”

他们聊天聊的兴奋,内容也十分丰富,但是底下受伤了的人可受不了这么等待了。

忍不住就暴露了他们马匪的嘴脸:“我说你们说完了没有啊?救人要紧啊!老子血都要流干了。”

“救个屁啊!”铁青被打断了跟工部的人聊天,很是不高兴:“一群马匪,也配叫我们救你们?”

“马匪?”魏大亮当时就提高了调门儿:“咋回事?他们是马匪?”

“我们是商队……。”底下的人嗷嗷的叫着:“商队!”

就连其他人也都惊讶的看着铁青。

“谁家商队,没带货啊?”铁青呲牙:“商队来来往往,可不会让马队走空。”

他们的马上,也就挂了个空荡荡的粮袋子。

也没啥货物,连个皮毛都没有。

商队的人,是不会让自己空着手的,南边来的商队,会拉满货物,在北地销售出去之后,会在北地采购当地的特产,再回到南方贩卖。

商人都是唯利是图的,谁会让马队空着马背赶路?

北地的皮毛在南方可是很值钱的,老山参,木耳等等山珍,都是南方商人爱采购的东西。

铁青在这里这么多年了,跟商队也打过交道的,商队天南海北的都有,他们的习惯,他还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