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熙笑着说道:“娘哪就老了呢?娘得长命百岁,以后还要抱曾孙子呢!”
说起抱曾孙子,秋氏就想起了七七的婚事:“玉熙,七七年后就十五岁了,婚事还没有着落,这事还要你费点心思。”
玉熙笑着说道:“娘,不着急的,镐城这里跟京城不一样,这里的姑娘基本上都是十五六岁才定亲的。”七七有爹有娘,这婚事她哪能cha手。
秋氏一脸愁容地说道:“哪能不着急呢?她爹不再镐城,她娘又那么一个样子,唯一能指靠的就是你了。”
卢秀听到这话,脸色有些难看了。说得好像她这个婶子一点都不关心侄女的婚事。
玉熙也不想让秋氏烦心,笑着说道:“等我写信去问下大哥,先看看他的意思。”镐城这边定娃娃亲的比较少,大部分都是在十四五岁定亲,然后十七八岁成亲。其实玉熙觉得这个年岁定亲正好,亲事定太早了,万一对方有个意外或者长歪了,可不将自家孩子给害了。
提起儿子,秋氏又是一阵伤心:“都说养儿防老,防什么老呀?一年到头见不到一面就算了,过年也不回来。”
如今这个局势,韩建明跟韩建业哪里走得开,所以今年两人都不能回来过年。
玉熙笑着安抚了秋氏小半天,一直等到秋氏喝完药睡下才出去。
走了屋子,玉熙朝着卢秀说道:“娘的话你也别介意,这人老了就希望家里的人都能圆圆满满的。”
卢秀笑着说道:“怎么会?平日娘也很疼我的,就是知道大伯跟夫君不能回来过年,心情有些低落。”
玉熙说道:“这也难免的。你让昌哥儿跟顺哥儿平日多陪陪她说说话。”
卢秀点了下头。
玉熙正准备回去,就听见丫鬟在外说道:“王妃娘娘,二夫人,大姑娘求见。”大姑娘,自然指的是七七了。
玉熙笑着说道:“让她进来吧!”七七这名字,也是玉熙给取的呢!
七七穿着一身明蓝色的挑花小袄,下着一条鹅黄色的百褶裙,腰间的罗带上系着一副极繁复的白玉禁步,行走之间却是悄无声息。到了玉熙面前,婷婷下拜:“姑姑安好。”
玉熙将七七扶起来,笑着说道:“我们家七七真是越来越出挑了。”
七七的脸微微有些红。
玉熙问道:“你娘现在怎么样?最近有没有比以前好一些了?”叶氏长年累月生病,玉熙那么忙,过韩府来一次也都匆匆忙忙的,所以过来并不一定会去看望叶氏。
七七轻轻点头:“娘最近身体好了很多,大夫说若能一直维持这样的状态,等开春后娘的身体就能痊愈了。”叶氏认为卢秀不尽心,怕女儿婚事给耽搁了,所以就想让身体快些好起来,好给女儿挑一门满意的婚事。在这种心态下,叶氏的身体确实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气色。
玉熙笑着说道:“那就好。”
等七七退下去以后,玉熙有些纳闷地问了卢秀:“这么长时间就没一位夫人问起过七七吗?”七七长得不差性情也柔顺,家世更不用说,正常来说不可能没人问起的。
卢秀苦笑这说道:“有,还不少,可问起七七事的基本上都是武将之家的夫人。大嫂不愿意,说从军太危险了,她想要给七七找个稳妥踏实的人呢。”所谓的稳妥踏实,就是也是想给女儿找个读书人家的儿郎。
玉熙听了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身为一个母亲,叶氏的想法也没有错,从武的人危险系数确实很高,一个不小心就有性命危险。若是出事,可就要守寡了。玉熙问道:“没有文官家的夫人问起的吗?”
卢秀说道:“有,不过人选大嫂都不大满意。”有意向的那些文官人家,要不男方还没有功名要不家中根基薄弱。各有各的缺点,没有完全符合叶氏的要求。
若是这样也就算了,可叶氏寻不到中意的人选就怪卢秀没尽心,还在秋氏面前说三道四的,弄得卢秀有非常窝火。
不过卢秀虽然没诉苦,但玉熙也知道卢秀的难做。玉熙听完后说道:“这事我会写信跟大哥说的,让大哥做主。”虽然她能理解叶氏的这片慈母心,可这世上哪里有十全十美的人选。再这样挑下去,传出挑剔的名声对七七可不好。
卢秀神色一松,为着七七的婚事她都不知道受了多少气。可再生气也只能忍着,谁让大嫂半死不活的样。说句重话,她就能装晕,吃亏的最终还是她。如今玉熙愿意出面,她也乐得轻松。
秋氏躺在c黄上,有气无力地说道:“人老了,也没用了。”只不过昨晚觉得屋子闷让人开了下窗,没想到吹了冷风受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