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二奶奶都不知道怎么接这话了。
玉熙摆摆手说道:“不说这事了。这也都下旬了,马上就到了十二月了,该准备年货了。涂姐姐,你们过年都准备些什么?”
赵二奶奶笑着说道:“也就瓜子、花生、米糖、核桃,还有干货跟南方的一些炒货等物。你在京城,过年的年货肯定要比这里丰富了。”京城那是繁华之地,要什么没有。
玉熙笑着说道:“也不能说京城就好,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习俗。”最主要的是手上得有钱,只要有钱,在哪都能过个好年。相反,亦然。
赵二奶奶笑着道:“这话在理。对了,韩妹妹,这些日子有不少的人跟我说,她们想捐款,为这些可怜的孩子尽一份心力。我跟她们说,你不收钱。不过若是她们送了百米白面到学堂,学堂会收的。”
玉熙笑着道:“这学堂也只办三个月,等开春就散了,哪里好募捐。再者我这也是刚上手,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些事处理的乱七八糟。若是收了大家的款,我怕到账务不清。”
赵二奶奶笑着说道:“你的顾忌也是对的,你放心,我已经跟她们解释了。对了,我可听说学堂大门上的字都是你题的?这事是不是真的呀?我虽然没去看,但可听说,那两幅字写得可好了。”
玉熙莞尔:“也就勉强过得去,当不得这般的夸奖。”
两人说了小半天的话,玉熙笑着道:“中午留下来用饭吧!前两天,庄子上送了一些腊rou跟香肠送过来,你到时候尝一下。若是喜欢的话,带些回去。”
赵二奶奶很是慡快地应了:“我早就听说了,你府上做的腊rou跟香肠味道特别的好,今天也来尝一尝。”香肠跟腊rou做好了,最先送去的是酒楼。玉熙开的酒楼如今在榆城名气很大,不仅酒好喝,菜也很美味,更重要的是,价格不会太离谱。所以,生意极好。
中午的时候,桌上放了一盘蒸好的腊rou。赵二奶奶一看,食欲就上来了。这一片一片的rou,肥的晶莹剔透,瘦的红润细腻。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放到嘴里,腊rou特有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
这腊rou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回口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这味道,香得赵二奶奶又夹了一块。一连吃了三块,赵二奶奶才作罢,这也是因为在别人家做客她克制住了,要不然说不准能吃了这一盘:“韩妹妹,你这腊rou是怎么做的?怎么这么香?香得我刚才差点将自己的舌头都给吞下去了。”香肠跟腊rou的做法早就传到西北了,所以不算稀罕物,但赵二奶奶却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腊味。
玉熙笑着说道:“腊rou跟香肠要做得好,腌制这道工序很关键。每一斤的rou用多少盐,还有花轿、rou桂、八角等这些配料都非常的关键。腌制的时间、腌制时的翻滚也都非常的重要。每一道程序都不能出错,错了味道就要差很多。”
赵二奶奶笑着问道:“可是,这腊rou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我若是没吃错,这应该是白兰瓜的清香味?妹妹,你是怎么做到的?”
玉熙笑着说道:“这也不难,就是在熏烤的时候,将瓜皮加了进去。等出来的时候,这rou上就会有一股淡淡的白梨瓜的香味。”当然,送到云府里的腊rou才有这香味,酒楼的就没有了。酒楼用的是柏枝熏烤,这腊rou里就有一股特有的柏枝的香味。
赵二奶奶笑着说道:“妹妹的心思真是巧。”
玉熙笑着说道:“这不是我弄出来的,是我以前的嬷嬷教我的。不过这东西,也就尝个新鲜,不宜多吃。”养生之道,腌制的东西不宜多吃,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不过,在西北,这点就很难做到了。除了大白菜就是萝卜,好在白妈妈平日会发些豆芽等物调剂一下。至于说建个暖棚,玉熙压根就没想过,成本太大,而且不划算。
用完午膳,赵二奶奶就回去了。玉熙刚转身进屋,就听到丫鬟说许武求见。
许武走进来说道:“夫人,许四爷在酒楼被人刺杀,暂时生死未知。”那酒楼玉熙也去过,就是新婚时,云擎带她去的那一家。
玉熙听到酒楼两字心头一跳,不过见许武的样子倒是放下心来,说道:“刺客抓着了没有?”
许武说道:“刺客当场被许四爷的护卫杀死了。至于刺客的身份,暂时还不清楚。”他得了消息,就来告诉玉熙了。
玉熙见状,也不好意思再装傻,于氏换了一个话题,说道:“官场官官相卫,苦得还是平头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