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

严守成:“……”

都什么时候了青年还这般不知轻重,严守成有些生气,更加后悔当初答应跟出来。可一扭头间,但见青年眉眼如丝,笑得一脸气定神闲,心中又莫名安定了一瞬,一行人转瞬便出了城,

心中踯躅不定,他们一路策马狂奔,不出半日已经到达了段昌岭一处低洼的谷口处。

顾言之一抬手臂下令所有人原地休息整顿,同时令人将药丸分发下去,传令服下药丸后半个时辰出发。

从马背上下来后,他自己则在谷口处来回审视探查了起来。

这地方说山谷也不合适,谷口极窄,里面是一条羊肠小路。小路不长,再往下就是郁郁青青的密集树林,听说里面全是高耸蔽日的参天古木,附近的人最多只敢走到小路的尽头,再往下便没人敢了。

“虽说没有人敢,但每年前赴后继进山的人也不少。”严守成闪身凑了上来问他:“大人看出什么来了?”

顾言之抱着胳膊道:“倒还真看出来了点东西,你说还是会有很多人进山?”

“前些年阴雨绵绵连年洪涝,颗粒无收。不仅如此,朝廷的赋税还连年增重,许多无法裹腹的山民都进了这岭子打猎。”严守成说着便摇头叹道:“大人也不想想,若不是进去的人太多,又哪里会有‘九死一生’的说法。”

若压根儿就没有人进去,自然不会总结出这样的规律。顾言之认同了他的说法,不由叹道:“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严守成虽然读的书不多,但也大概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不由惊讶:“大人……”不是连五谷杂粮都不识吗?竟也能想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