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页

于是,江浙百姓骂声震天!

这上面的意思,就是说江浙等地乃鱼米之乡,多加点赋税,多征点粮食,也不会怎么样,反而会因为这样,让朝廷军队有了粮饷,可以平叛的顺利一些。

小胖子得到消息后,找了几个愤青类型的老秀才,写了一篇几乎所有恶毒语音都放进去的声讨文章。这回可是引起共鸣了,因为江南出才子,那地方的生员尤其多!

尽管他们看不惯燕王靖难,但是那时候山高皇帝远,大家就耍耍嘴皮子而已,现在关乎到切身利益了,一个个的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拿着《靖难日报》大肆讨论!

学子们分为了三派,一派支持燕王靖难,一派坚持平定叛逆,还有一派,竟然是和谈!

要说明朝的文人,是历朝历代里最自由的一群人,什么都敢评判,这种事情尤其的往前凑!好证明他们文人的风骨!

一张报纸,闹出了三分天下的样子,这些个有生力量也影响了朝局,燕王就算不给朝廷那边以表示,如今也不会承受太大的压力。

外头的事情自有人来料理,文景辉只要照顾好家里就行了,土豆苗育出来还要几天,算计了一下时间,文景辉去了北平府。因为武大他们回来换春衫,文景辉趁机送了上半年的药材。

不过他记得一件事情,历史上记载,三月丙寅朔,发生了日食。

而他到了北平府后,直接去找了道衍大师和唐瑜唐大人。

“天狗食日?”道衍老和尚摸着胡须皱着眉头算计了好半天,才勉强接受文景辉的说法。

“我想在那天,让王爷公开表明愿意放弃靖难!”文景辉一说话就吓了道衍老和尚一跳!

“什么……呃……?”道衍老和尚一开始的确是瞪大了眼睛,但是随后就眯起了眼睛:“你打算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