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页

一个管事太监带头,匆匆忙忙从宫道穿行而过,不忘回头招呼身后七八名小太监,让后者加快脚步。

只是这些小太监负荷沉重,两人一组各抬着一个两尺高的大木桶,桶里盛满桐油,沉甸甸的,却不是说走快些就能走快些。

此次万寿节,皇帝的宠臣伍庆同提前先献了一个寿礼,是一个走马灯群。

又无数大大小小的走马灯凑成的,花鸟鱼虫,应有尽有,完全摆开足有几亩地范围。

昌平帝从承德回京的路上就听说了,抵达后一看,相当欢喜,立即就让人将走马灯群摆出来,以供君臣同赏。

上面张张嘴,下面就跑得断腿。

本来忙碌得分身乏术得内务府,还得安排人出来摆灯。灯摆也就摆了,问题是这走马灯设计有些与众不同,它们不烧蜡烛,烧灯油。

本来伍庆同是准备有灯油的,只可惜皇帝看着看着,突然想起进贡的岑县桐油。

岑县是大周朝一个地方名,盛产桐油。它这地儿的顶级桐油与众不同,燃烧起来不但不难闻,反倒有一个神似茉莉花的清香,若隐若现,十分特别。

昌平帝不愿美中不足,立即下令给走马灯换上岑县桐油。

他一句话,让内务府叫苦连天,毕竟这岑县桐油平时不怎么用得上,内务府储备的量不够啊。

只是皇帝兴头上,谁敢浇冷水,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先把库存取出来顶着,接着赶紧派人快马去取。

好在岑县不算太远,紧赶慢赶的,终于在万寿节清晨把桐油取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