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阴差阳错潜伏鞑靼,并在机缘巧合,得以立下微末功劳。”
纪明铮起立,拱手并单膝下跪,端端正正行了大礼,垂首恳切道:“为国尽忠,本末将之责,若有封赏,当面北叩谢皇恩。”
“赏罚之事,原非末将可询,只是如今末将家中诸事繁杂,不得已之下,只能面陈殿下。”
没错,纪明铮今日前来,就是求一求他具体的封赏,与另外封爵相比,他更希望能立即承袭靖北侯府的爵位。
若是正常情况,他不会提出这种无理要求。毕竟他叔父已经袭爵数年了,总不能他一回来,就要把叔父撸下去,换自己上啊。
爵位承袭不是儿戏,没有无缘无故替换的道理。
这不是因为机缘巧合吗?
纪明铮回来之前,靖北侯府不是犯了事吗?纪宗贤差点与鞑靼暗牒结成亲家了。
古代社会讲究株连,不过好在这事儿到底没成,这罪名说大可以很大,说小也就可以很小,端看上位者的决断。
手紧一点,可以直接撸爵抄家;手松松,也可以呵斥一顿,罚点岁俸了事。
本来以纪宗贤这形象,此事不大乐观,但现在不是世子立下大功回来了吗?
看在世子的面子上,这事儿必会被轻轻放过的。
纪明铮就是想在这点上做文章。
历朝历代,总有在皇帝心中得分不低的功勋府邸。若是承爵子嗣无能,犯了大错误,皇帝顾念香火情不愿夺爵,而偏他又很看那个犯错者不顺眼。
这种情况下,皇帝总会下旨卸了那人爵位,而令另一个最有资格的人承爵,一般人选会是该族嫡出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