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张氏喃喃地念着,她这一辈子没读过什么书,更别说什么诗词,可唯独就记住了顾氏念这句诗词时的模样。
那时的顾氏已经消瘦地不成人形,只是一双眸子却仿佛看透了世情,张氏洋洋得意,认为自己是胜利者,却不想顾氏却只是怜悯地看着她。
“记住这句诗吧,总有一天,你也会用到的。”
顾氏死后,贺闵果然娶了张氏,只是对于张氏先头生的孩子却不认,逼着她把孩子送走,张氏为了贺夫人的名头,忍痛送走了孩子,本以为从此就能过上自己想要过的生活,谁知道现实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燕京,官商之间阶级分明,张氏作为一个商户之女,根本就不可能融入进任何一个夫人圈子,张氏先前还想要努力,被人嘲笑讽刺了几次之后终于撑不下去,从此只能在家中作威作福,可偏偏每次看到茕娘,她就想起顾氏,想起她那个被送走的孩子,茕娘就像是个碍眼的存在,告诉张氏她这个贺夫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简直就像一根毒刺一般戳在了张氏的心里。
可贺闵就像突然良心发现一般,将这个女儿保护的很好,根本不许张氏接近。
其实贺闵对发妻还是有感情的,在这件事上更是愧疚,茕娘的名字让他每每想起发妻,这点儿愧疚让他护着茕娘长到了七八岁。可是随着这么多年过去,贺闵娇妻美妾在怀,稚儿绕膝,发妻的记忆慢慢地变淡,他渐渐认可了张氏这个妻子,但茕娘的名字却在不断地提醒他,这个他人生唯一的污点。
这些年张氏和荣娘对茕娘的欺负,贺闵不是没有看在眼里,只是不管不问,除非她们做得过分了,才会责骂几句,这才助长了荣娘的气焰,发生了她把茕娘推到水里的事情。
顾氏的死,茕娘的死,张氏和荣娘都有直接责任,可更大的责任却在贺闵的身上。而茕娘想起他对于顾氏之死如此坦然的态度就觉得恶心,他为什么丝毫不心虚,因为在他心里,他从未觉得自己做错过,甚至他或许还觉得自己对发妻情深义重,对继妻仁至义尽呢!然而,顾氏、张氏这一生的悲剧可以说就是贺闵所造成的,甚至这种悲剧从上一代一直延续到了下一代,比如彻底被毁掉的荣娘,以及,已经死亡了的茕娘。
张氏终于看明白了贺闵的真面目,可是也已经晚了,她想起顾氏曾经说的话,即便面上依然强撑着不肯表露出什么,可心中早已如浸在了黄连水中一般。
她知道贺闵为什么没有休了她,为的就是她手中那封婚书,那封在顾氏没死之前就写下的婚书。只要这封婚书流出去,贺闵当年所做下的那些事情就再也瞒不住了,他身为御史,却做下这等无信无义骗婚骗财之事,他这官位也就到头了。
张氏从来没有一刻脑子这么清醒过,这封婚书不仅是她的保命符,更是荣娘和玉鸣这一辈子的保障,她知道,只有自己活着,将这封婚书如利剑一般悬在贺闵的头顶上,她这一双儿女才能活得好好的。
茕娘满心复杂地离开了庄子,只是即便走了,脑海中却还是最后回头那一眼,张氏站在院子里,喃喃地念着: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啊……”
第五十七章
有了张氏的那番话, 暗卫对照着一查,自然就查清了所有事实经过, 证实了张氏没有说谎。茕娘拿了所有的查探结果,便上了顾府的门。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茕娘将暗卫查探到的资料都推到了顾云璧面前,“更详细一些的,就都在这里了,舅舅可以看看。”
顾云璧紧紧地捏着拳头,一双眼睛都红了。顾氏死了之后,父母伤痛欲绝,他那时还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 咬着牙跟着人上京, 想要见姐姐最后一面, 来了燕京, 却只看到了郊外的一柸黄土, 还有尚且不太懂事的外甥女。贺闵装的情深义重又悲痛欲绝, 若非姐姐提前去了信, 他差点就信了。
后来贺闵断绝了与他们一家的联系, 顾云璧才渐渐发现这个所谓的姐夫薄情寡义,因为路程遥远,他没有办法上京,直到后来将桃蕊送给茕娘做丫鬟, 才发现这个外甥女过得并不如他所想的那么好,曾经顾云璧还天真地以为一切都是张氏的错,如今看来, 都是他们一开始瞎了眼,看错了人,这才害死了姐姐和外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