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并不是每日都有,三日一次,每日的政事,都是大臣和太皇太后在东宫决定的。至于天子就剩下一个盖章的作用了。
朝会结束之后,太皇太后让拓跋演暂时回到昭阳殿休息,她和李平等大臣回到东宫继续商议要事。
回到昭阳殿,拓跋演将头上的鲜卑帽给摘了下来,这么多年来,鲜卑人一直都在汉化,不过在服侍上,还没有一个铭文的规定。
站在足足逼人还高的铜镜面前,拓跋演瞧着自己一头鲜卑小辫,外加鲜卑短骻圆领袍的模样。
他生下来开始就被东宫抱去抚养,三岁被立为皇太子生母赐死,甚至连生母长得什么样都不知道,接受的的都是东宫的影响。
“陛下?”毛奇双手将一条锦巾呈给拓跋演,却没看到拓跋演伸过手来。
“……”拓跋演站在铜镜前,左右看了看自己,他天生皮肤白皙,而且长得要比同龄人要快,虽然九、十岁,但看着已经有十一二岁的模样了。
“朕长得和汉人有区别吗?”拓跋演看了看镜子里的男童,转过头来问身边的毛奇。
毛奇不知道这位陛下怎么突然来了兴致问这一句,但是还是好好回答的好,“陛下,和汉人并没有多少相异之处。”
拓跋家混了多少代的汉人血统,到了如今哪里还能见到半点胡人的样貌?
而且胡人那副高鼻深目的模样委实丑陋。
“那就好。”拓跋演对于毛奇的回答十分满意,“将这身衣裳换了吧,如今穿着袍子和靴子都不太习惯了。”
太皇太后是汉人又大权在握,宫中自然是汉风鼎盛,拓跋演长到这么大,穿汉服的时候多,鲜卑炮制的时候少。熟读汉家典籍,再见到自己那一副鲜卑模样难免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