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上半年产下一名男婴,但孩子因为天生不足,养到两三个月大就夭折了。几个月大的婴孩夭折是为不祥,不能够入祖坟,只能拿个陶罐装了拿去埋葬。
可是做母亲的心,怎么会因为这些世俗规矩拘束住,姜氏伤心欲绝。李平看着着急,但是他只要和姜氏多说几句话,那位去势了的中官就会端着不阴不阳的调子提醒,“尚书,该回宫了。”
“三娘子天资颇好,陛下如此做,倒是有些埋没了她。”李平对这个萧家女郎的感觉还是不错,即使初见之时有些无视,这会颇带着些许欣赏之情。
“埋没?”太皇太后听到李平说这话有些意外,她放下手臂,“三娘就算才智出众又如何?身为萧家女,自然要为萧家排忧解难。”
“这自然是应当,只是这方式。陛下难道不会觉得是栏里的家猪养大了就要拿来吃肉么?”李平深吸一口气道。
“这种事,难道你们士族还做得少了?”太皇太后压低声音,带着丝丝妩媚,眉宇间一抹讥诮显而易见。她轻轻哼了一声,“李郎你也清楚,萧家不比陇西李氏这类士族,根基浅薄,自然是要用其他的办法。”
“陛下可着重培养族中子侄。”李平蹙眉道。
太皇太后闭上眼。李平说的那些道理,她哪里会不明白,姻亲这回事脆弱之极,她就算费尽心思,也不能事事都算计到。她一旦撒手西去,萧家前途如何,实在是难以预料。
“族中。”想起家里的那些侄子,太皇太后一阵心烦,家中的侄子们不是小就是不争气。萧佻在经书上颇有天赋,但是小小年纪不学好,什么不好学,偏偏学什么名士之风!
“臣觉得燕王长子应当不错。”李平和太皇太后关系暧昧,萧家人遇上他也要客气三分,基本上能见到的郎君都见到了。李平觉得萧佻行事不羁,但本性纯善,若是能加以良好的指导,还是能拉回来的。
“上回博陵还来我这里哭诉,说萧大郎对她不敬。”太皇太后提起长公主,多了一份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