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在中书学?”拓跋演将思绪从那对双胞胎上拉了回来。
“回禀陛下,臣如今正在中书学,”说到这里萧佻顿了顿,“为中书学生。”
“其实依照燕王的爵位,你身上有父荫,不必入中书学。”拓跋演笑道,他其实一开始也挺好奇,萧斌的爵位高,家中的儿子尤其是嫡长子入仕,不必还要走那些士族子的路子。
“此事臣也想过。”萧佻道,“不过大丈夫立身于世,总不能一直都靠阿爷。总得有几分真本事才好。”
“此言倒也是对的。”拓跋演点点头,“我曾听说萧家大郎有南朝名士风采,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萧妙音听着这话越听就越不怎么对劲,回想那些魏晋名士们,萧妙音想的最多的就是喝酒发疯,脾气坏。东晋时候的名士可不就是这样,喝了酒当着人面拍着桌子骂,这种事翻一翻就有许多。
南朝看起来是名士风度了,北朝看起来是在发疯还差不多。
“……”萧佻沉默一会,“某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名士之风,某不及半分。”
“何必自谦到如此地步。”拓跋演让黄门将酪浆等物奉上来,和自己一同品尝,“如今大郎入了中书学,不知道有何心得?”
说话说到上头,拓跋演和萧佻说起在中书学的事来。
拓跋演自然是不用和一堆人去上学的,自从启蒙以来基本上就由名师教导,所谓的同窗情谊,他是没有体会过半分,太皇太后和他没有半点血缘关系,但萧家算起来也是他的亲戚,眼前的萧大郎若是论辈分还在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