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是楚国偏在南方,南方多瘴气,地贱卑湿,除了那里的本地人之外,中原人不太爱去。二来,水泽丛林甚多,谁知道会染上什么不知的疫病。
楚国向来被视为蛮夷,蛮夷还能有多少好东西?没有足够高的利润,商人们也不愿意涉险。
不过楚国的疆土拓展到申息两地之后,势力打入中原,尤其蔡国还成了楚国的附庸,楚王是物尽其用,半点都不放过。蔡国成为楚国附庸之后,蔡国不仅仅是侍奉楚国先王的神位和其他诸位鬼神,而且国内也出现了一些类似楚国衣裳的事。
衣裳关乎礼仪,轻易变换不得,但是对于爱美的女子来说,礼仪的束缚也比不上爱美之心。楚国的结衣和中原的上衣下裳甚至深衣都不太一样,衣襟绕体一圈甚至三四圈,力图凸显出身体的修长和纤细的腰部。
中原诸国向来习惯了齐人的风尚,见着楚人的好细腰,也不免有些意动。贵女们也爱楚国色样丰富的锦帛。
由蔡国起,这些风气渐渐的有些传播开来,贵族们哪怕嘴上要骂楚人几句蛮夷,但是眼睛还是免不了多看几眼着了楚衣的窈窕女子。
商人们瞅见利益赶紧向楚国和中原接壤的申县和息县而去,楚王很是重视通向郢都的道路,申息两县通向郢的道路不知道有多少条。
交通方便了,做生意的人也渐渐多了。
商人正吆喝着让奴隶将那些新采购来的楚国纱榖罗等织物搬上车,楚国边境地方有许多边民见着有商人来收纱榖之类的,也纷纷种植桑树养蚕。以前边民里也有,但并没有这么多,如今商人一来,大家见到可以拿去交换来可口的食物和其他用品也纷纷开始学起来。
商人查看了一下楚人送来的三色锦,锦十分精美也难以纺织,一般都是供给与诸侯和上等贵族使用,这里头的利润能翻上几番,商人抬眼看了看面前的楚国士人。
士人身上衣裳不太显眼,但干净整洁,“吾子觉得如何?”